首页 > > 正文

郭金奎:沙土地里走出致富路

5月9日,记者走进位于乌达区乌兰淖尔镇的市绿色生态农业园大棚,放眼望去,都是金黄色的吊瓜,空气中散发着阵阵清香。这片瓜地的主人——乌兰淖尔镇农业生产致富带头人郭金奎,正在和工人讨论种瓜的技巧。

“我是苦出身,当年也算个贫困户。”郭金奎告诉记者,“我只有小学文化,一辈子都与田地打交道。在老家一辈子种地也只能混了个温饱,便想着去别的地方讨生活。”

28年前,郭金奎拎着行李来乌海。“我跟其他农民不一样,他们喜欢营养丰富的黑土地,我偏爱没营养但也没虫害的沙土地。在乌海待了一年,便不想回老家了,马上接媳妇、弟弟、妹妹、孩子,一家人都搬到了乌海。”郭金奎说。

刚到乌海时,郭金奎的媳妇看到饭里都是沙子,心凉了大半截。郭金奎信心满满地说:“怕什么,有我在,还能让你们过苦日子?”

郭金奎用当时家里全部的积蓄2万元买下了100亩地,他的邻居都很疑惑:“靠种地能挣什么钱,这地白分给我们都不要,还用钱买?”

郭金奎什么都没说,和媳妇、二儿子开始起早贪黑种地。凌晨4点起床,吃完饭,6点钟坐船去对岸的地里,下午6点再坐船回来。饿了、渴了就随便吃点干粮、喝点冷水,手上、脚上的血泡慢慢变成厚厚的老茧。

没两年,市委、市政府开始宣传温室种植的好处。郭金奎迅速建起一个两亩的温室大棚。在科技站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当年温室里的柿子、黄瓜和辣椒等,亩产收入突破万元。郭金奎兴奋地说:“当年我可是靠着高科技种菜成为万元户的。”

尝到了科技种菜的甜头,郭金奎一有时间便专程去山东寿光等地学习先进种植经验和新技术。几年间,郭金奎成功学会了操作简便、果实优质的“尖椒套西瓜立体栽培技术”;自创嫁接技术割头去尾、搭接法,解决了西瓜不能重茬种的问题;成功研究出蔬菜盆栽技术,让盆栽蔬菜不仅可以食用,还可以观赏;嫁接出的精品小吊瓜,20多年来竟累计有800多万元的收入……

郭金奎信心满满地引进多种多样的瓜果,开始大规模种植温室草莓、樱桃、杏等高附加值作物。元宝一号樱桃是他最得意之作,按他的话说,这是个在超市里都贴着外国标签的“进口货”。而郭金奎竟把这个娇贵的“进口货”在沙漠中种植成功了。

“这个樱桃可不是一般人能种得了的,当年跟我一起引进樱桃的其他种植户都赔本了。”郭金奎说,“樱桃树本来成本就高,而它的生长气候却与乌海的气候截然相反。我想办法增加了大棚中的湿度,模拟出适宜的生长环境,成功培育出了沙漠樱桃。”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致富后的郭金奎还想着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他说:“我尝过穷的滋味,也想让大家能像我一起过好日子。对贫困户来说,科技脱贫就是‘造血’,学习技术比给他们钱有用,他们自食其力了,才能在脱贫后永不返贫。”

郭金奎利用2007年注册的农业合作社,带动周边地区1500多人种植温室大棚。他和承包人签订合同,每年一个大棚最低收入3万元,有保底作保证,再加上各种好政策帮扶,承包大棚的村民就像吃了“定心丸”。郭金奎不仅把大棚、菜苗、化肥和种子赊销给大家,还无偿提供技术服务和指导,还为他们安排每个季节种什么。合作社成员也从最初6户发展到现在的400多户,社员每亩温室每年纯收入都在2万元左右,农户们都说合作社为他们的增收上了“新保险”。

2015年,郭金奎抓住机遇,带领周围的村民打造第一批观光采摘的休闲农业园。“现在我们有乌海湖这么好的旅游资源,正是发展‘观光采摘’的好时机,我们也要转型。”郭金奎说,“大家都说乌兰淖尔的瓜果好吃,并喜欢动手采摘吃新鲜的。我们要结合旅游资源打造乌海特色沙漠瓜果品牌,既带动了地方发展,也为这里的贫困户找到脱贫新路子。”

最近,郭金奎又新建了26亩葡萄大棚,届时可为周边农户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撑和就业岗位。

从移民而来的贫困人口,到远近闻名的种植能手,再到农民企业家,郭金奎的经历不仅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和村民的敬佩,也带动了更多农户为更幸福的明天努力奋斗。    (张丽阳)

■ 记者手记

在采访过程中,郭金奎说起以前吃过的苦丝毫不以为然,问起他获得的成就不愿多说一句,但提到瓜果苗、学习的新技术、如何更好地育苗,他却滔滔不绝。在记者看来,作为一名农户,他对这片黄土地爱得深沉;作为一名企业家,他胜不骄、败不馁;作为一名实用型农业科研人员,他对自己的技术有一种朴实的自信。

若非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郭金奎的人生深刻诠释了“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蒙古马精神。正是因为有了千千万万如他一样的人,我们才能步履坚定地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

[责任编辑:邢俊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