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满族民间游戏之嘎拉哈

玩嘎拉哈是内蒙古满族儿童的一项有趣的游戏。“嘎拉哈”系满语,学名为“距骨”,专指兽类踝关节上的一块骨骼。

它有6个面,其中上下左右4个面可站立,并有统一的名称。据徐兰所著的《塞上杂记》所载:“骨分四面,有棱起如云者为珍儿,珍背为鬼儿,俯者为背儿,仰者为梢。”孩童就是利用4个面的变化进行游戏。

嘎拉哈的玩法在北方各地不尽相同,种类较多,在内蒙古满族聚居区一般分为男童和女童2个大类。

男童的玩法

清朝男童的玩法主要是“击嘎拉哈”。据《柳边纪略》记载:“童子相戏,多剔獐麋狍鹿前腿前骨,从锡灌其窍,名噶什哈,或三或五堆地上击之,中者尽取所堆,不中者与堆者一枚。多则千,少则十百,各盛于囊。岁间闲暇,虽壮者亦为之。”击嘎拉哈可培养男童日后准确投掷武器的能力。

女童的玩法

女童多在室内戏耍嘎拉哈,人数三五人不等。民国初年,女童的玩法主要是“撂珍儿”。在“石头、剪刀、布”的呼声中,首先分出玩时的先后秩序;胜出第一人将数人集中起来的嘎拉哈掷于地,抛子后先将“珍儿”一次尽取之,然后趁抛子之机将“鬼儿”变为“珍儿”,下次再取之;如触碰到其他或抓握不住则视为犯规,由下一人继续如法玩之。最后以每人所得嘎拉哈数量的多少定胜负。20世纪50年代后,女童的玩法又有变化,主要是变抛嘎拉哈为抛小皮球,玩者利用皮球抛后弹起之际,先抓“珍儿”,后依序次之。此外,女童还有许多其他的玩法。玩嘎拉哈可训练出女童有一双灵活的手和敏锐的眼晴。至今,此俗在内蒙古东部区满族乡村中仍然流行。


[责任编辑:石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