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那些年关于劳动的回忆

笔者是80后,很幸运赶上了新时代,家里虽然没有种过地,但从小到大没少干过农活,每年从清明节到五一都会不自觉的想起劳动的日子。

小时候物质还不太丰富,家里种地亲戚有很多,爷爷奶奶家种的地多,还养了羊、鸡、鹅、猪、毛驴、骡子等,在笔者上高中之前所有假期都是在各种劳动中度过。现在还清楚记得当时那种矛盾的心情,一到放假,又想回爷爷奶奶家,又不想回的。想回去是因为比较自由,不受父母控制,那时候也没有电话,对父母安顿的“回去每天把作业好好写上”的叮嘱是左耳进,右耳出,叮嘱毫无意义。不想回的原因,是回去得早起数羊,喂羊羔,放羊羔,打猪菜喂猪,喂鸡,放毛驴、骡子......还要锄地、浇水,感觉除了吃饭睡觉没有闲下来的时间,惬意的就是放牲口的空隙,地里干活的空隙,听爷爷奶奶、村里人们讲老一辈们传下来的故事,还有他们经历过、听闻过的生活里的各种趣事,总是让人入迷……

也是那时收听收音机里播放的评书,笔者疯狂地爱上了读书。很小时就把爷爷珍藏的好多古书读遍,如《七侠五义》《薛丁山征西》《樊梨花挂帅》《隋唐演义》等,自那以后,无论是随爷爷奶奶干啥活儿,都带着书。看书看的,羊羔傍晚自己回了家都不知道,边看边锄地把苗子锄死一畦地,放的毛驴跑到树地啃了树皮……当然免不了挨骂,还好爷爷奶奶比较开明,但是以后下地劳动坚决不让带书,监督得非常严。

小时候感觉苦哈哈的那些“劳动”的日子,现如今回忆起来确是那么珍贵。当年身强力壮的爷爷已经离世,奶奶的牙齿掉光了,背也驼了,不过,当年开垦出的荒地如今已是良田,当时冒着风沙种下的幼苗已变成一片绿荫,防沙,固土,真正变成子孙后代的一笔财富。

如今,已为人母,在两个孩子出生当年种下果树,每到清明和五一前后,笔者都会带他们翻婆婆家的菜地,平常周末回去就带领他们拾掇大院子。劳动是磨炼人的意志最简单可行的方法,也能增强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这是我们人类一代代需要传承下去最为重要的品质。

劳动,是区别人与动物的标准;劳动,是无上光荣的;参与劳动收获的意义远远超越劳动本身。又是一年五一劳动节,忆起那些与劳动相关的人和事,美好一路走来,从小到大,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一路相随相伴相扶,直到永远。(陈俐杉)


[责任编辑:何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