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公共卫生专业要吸引一流人才

近日,有媒体对我国公共卫生队伍建设进行调研,结果发现“一流人才搞临床,二流人才干公卫”是普遍现象,许多相关专业学生面临毕业就转行的尴尬。

防治传染病,公共卫生专业队伍至关重要。这一点,从钟南山、李兰娟、张文宏等专家在此次疫情防控中的领军作用就可见一斑。既然如此重要,为何相关专业不受重视?一方面,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并不常见,预防医学常被视为性价比不高的“虚工”。另一方面,疾控中心、妇幼保健院、结核病防治所等单位的薪资待遇往往不高,多数时候也只是“打一打疫苗、管一管健康档案、做一做健康宣教”。待遇差,没前途,催生出“重治疗、轻预防”。而这一导向传递到医学院,就容易让公共卫生专业沦为学生们不情不愿的“调剂之选”。

新冠肺炎疫情像一场大考,检视出我们国家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正如有专家所言,医疗服务体系与公共卫生体系的分工协作机制不完善、联通共享环节欠缺,导致本次疫情初期出现“防控-治疗”分离。吃一堑,长一智,“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不妨就从队伍建设出发。比如,加大公共卫生经费投入,加快疾控体制改革,遏制住因收入整体性下降而导致的人才流失。比如,提升公共卫生高等教育水平,加强高校与用人单位的联动,合力培养一批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具备过硬的实践工作经验的公共卫生防疫人才。

从短期内看,在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上加大投入,成果似乎看不见、摸不着。但把目光放长远,将种种显性的、隐性成本都纳入“损益表”,就会发现防患未然才是智慧之举。公共卫生建设永远在路上。少一点实用主义,多一点战略思维,我们才能最大可能降低风险,不断夯实幸福康健的基石。(崔文佳)

[责任编辑:何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