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昔之祭传承中华文化 今之祭彰显生命意识

万株柳青,正清明。清明节源于二十四节气之清明,亦有传说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流传于民间,于此日,祭祖扫墓成为一种习俗。祭祀是一种习俗,亦是一种文化的脉脉传承。我们看到象形文字中“祭”,就是手持肉放在祭台(示)之上。古人用以祭告祖先或神灵,求其赐福。随着时间推移,更多的人将它寄予对逝者亲人的哀思与怀念,也有心底的祈福之意。每到清明,带上酒和点心、水果等祭品,还有的会插上香烛,烧上“纸钱”。但除却这些形式上的仪式,更多的还是想在墓前,跟过往的这份怀念,低声念叨着自己一年的琐事与收获,道一声珍重,祈一份祝福。

我们会发现代代相传的祭祀,传承的不是形式,而是一份情感。你看那些形式上的祭品,从帝王手中的肉食,到普通百姓摆放的酒品,再到今人的一束鲜花,祭品在变化,唯缅怀不变,唯祝福不变,唯情不变!想来,这便是中华文化传承的祭之真意。

梨花风起正清明,又值一年祭之时。这一年,我们依然哀思着“远方”的已故亲人,我们依然缅怀着曾为新中国抛洒热血的英烈。这一年我们多了一份追思,就是庚子春,疫情肆虐的华夏大地上,用生命守护着我们的那些人。他们是“吹哨人”李医生,是夜夜守卫在防疫哨卡的何建华,是防控一线的警察,医生,村干部……这次生命的大考,让我们格外珍视生命的可贵。

今年清明,我们选择最文明的网上祭扫。不让用生命守护,迎来的疫情得控,再多一份负担;更不忍“烧纸”化“山火”;网上祭扫是生命意识的最真情守护,是对逝者最隆重的祭典。个人与时代的密切相关已成我们的共识,遵循时代的生命意识——网上祭扫,彰显这份生之意,祭奠我们的怀念,守护我们的生命。 (闫菲)

[责任编辑:何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