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地评线】大洋网评:全民行动 过个不一样的清明节

“现在防控还不能够麻痹,还是不要进行过多的聚集活动。”3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杭州考察时的告诫,发人深省。不麻痹、不大意,之于清明期间疫情防控和安全防护工作,至关重要。

清明节,中国的传统节日。礼敬先辈,慎终追远,踏青插柳,这一节日对于中国人的意义,不言而喻。今年清明节,情况尤为特殊。眼下,疫情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依然面临巨大压力。而清明节是春节之后第一个小长假,又有祭扫、游玩等习俗,能否安然过关是对前期防控成效的一次检验,更是对各地“两手抓、两不误”的一次大考。能否答好这道考题、打好这场硬仗,事关重大。

最近,全国多地已对这一工作进行专题部署,强调深刻认识形势,高度警惕各类风险,慎终如始,全力打好清明前后关键期的疫情防控硬仗。综合来看,各地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周密部署安排,可谓严阵以待。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严而又严、实而又实把各项措施落实好,全民参与,全民行动。“上下同欲者胜。”打好这场硬仗,离不开每一个人,离不开你和我。

全民行动,需要凝聚共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我们需要哪些“先导”?一是强化对形势的认识,不能松。连日来,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再加上“战线”不断拉长,不少人疲了、累了,觉得困难的时候已经过了——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下半场”的抗疫,仍有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等新考验,仍然容不得半点麻痹大意。二是深化对节日的认识,不“乱动”。清明节,一个特别的节日。尤其在疫情之下,它是一个提醒:正是英雄们的逆行、奉献甚至牺牲,才换来今日之局面。我们平安,逆行才有价值;众人安好,牺牲方得告慰——认识到这一点,才算明白这个传统节日之于今日中国的意义。

全民行动,需要强化自律。清明前后,我们需要如何行动?一言以蔽之,管好自己。在个人防护方面,该做的防护措施务必做好,不摘口罩,不扎堆聚集,绝不因一己之私给大局添乱,绝不因个人原因“破坏”已有的防控成果。在文明祭祀方面,近期全国多地已发布通告,推广“代祭扫”“云扫墓”等形式,引导群众减少返乡祭扫。祭祀、缅怀,重于心而不拘于形,特殊时期尤其如此。能不返乡的,尽量不回;能错峰的,务必错峰。此外,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安全风险不只是疫情,根据以往经验,清明前后各种风险交织、叠加。严于律己,慎之又慎,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清明前后疫情防控和安全防护形势更复杂、矛盾更突出、压力更大。每个人都置身战场,每个人都要打好这场仗。(广州日报评论员夏振彬)

[责任编辑:张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