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古画里的春日美景

《桃花鳜鱼图》 近代 齐白石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这个冬天,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人们对春的希望尤其向往。法国著名哲学家加缪曾说:“每个冬天的句号都是春暖花开”,莫要辜负大好春光。当下,就让我们在2020这个特殊的春季,在古画里欣赏春日美景,感受春暖花开吧!

“云”赏花  赠卿一枝春

近日,《武大的早樱,开了!》一文,引来无数人围观和留言,相约明年去武大赏樱。漫步在樱花大道上,看着成片的花瓣缓缓随风飘落,的确是春天最正确的打开方式之一!按照惯例,国内赏樱,最好的去处之一是武汉大学,而国外则是被称为“樱花之国”的日本。每年3月至4月是日本樱花节,在此期间,人们相聚在各大赏樱胜地,席地而坐,举杯共饮。但是,今年的樱花节由于疫情,注定不能如往年一样热闹,所以各大美术馆、博物馆纷纷通过艺术品,希望满足大家赏玩樱花的期盼。如日本山种美术馆近日推出专题“赏樱”画展,将馆藏50幅樱花题材作品进行展出,诸如菱田春草的《朝阳樱》、松冈映丘的《春光春衣》,小林古径《樱花》等等,让人们在书画里饱览日本的樱花美景。

其实,除却樱花外,值得赏玩的花还有很多,如梅花、桃花、牡丹、海棠、玉兰、杏花、水仙等,这些花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而它们也是千百年来无数文人骚客、艺术大家笔下的描绘对象。所以,每当春天来临,中国的博物馆、美术馆展览自然少不了“百花”的容姿,展出一些中国美术史上著名的花卉佳作。

近日,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一卷清代宫廷画家邹一桂所绘《百花图》,诚邀大家一起“云”赏花,画中绘四季草木杂花一百余种。起首画折枝红梅、水仙、兰花,中间穿插桃花、李花、杏花、迎春、海棠、玉兰、丁香、牡丹、绣球、朱藤、石榴、蒲公英、凌霄、蚕豆、月季、玫瑰、罂粟、芙蓉、百合、荷花、扁豆、凤仙、栀子、夹竹桃花、牵牛、鸡冠、蕙、桂花、菊花,终至腊梅、茶花。花卉四时季节为序,按照花开时间先后排列。布局或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或自左而右,或自右而左,上下相对,左右相向。花卉有的一枝独秀,傲然挺立;有的三五成群,相互呼应,由于布置得当,画面多不嫌其满,少不嫌稀,一花一叶,皆有章法。绘画技法工写结合,如菊花以线勾勒,荷花、玉兰等花则直接渲染。点花以粉笔蘸色,染著心处,一笔用水渲染,使花卉富有立体感。

桃之夭夭  海棠灼灼

三月初,随着一声春雷,惊醒了蛰伏在地下冬眠的昆虫,仲春开始:“桃始华、仓庚鸣、鹰化为鸠。”而在严冬时蛰伏的桃花芽,也已盛开,可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树上的仓庚,也就是黄鹂鸟,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放声歌唱,这正是湖湘名家雷悦在《桃花山鸟图扇面》中再现的春日胜景。

惊蛰时节,也是人们开始播种,进入新一年繁忙春耕的时节。清代画家禹之鼎的《春耕草堂图》,现在珍藏于湖南省博物馆。此画中,一位年近花甲的朝廷命官,头戴草帽,站在河沿正视前方。远方是一片桃花林,一农夫正在田中赶牛耕作,背景是一派春意盎然、农事正忙的景象,把春天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作为较早感受到春天的花卉,画家常常将桃花与柳树结合,表现春天。清代李鱓的《桃花春柳》就是典型的春天物象。清代画家华嵒的《桃潭沐鸭图》,上半幅为没骨桃花和倒垂柳枝,下半幅为墨笔勾勒的鸭子,虽然俗艳,却透出一股融融暖意。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宋人创作的《碧桃图》,虽然画面仅绘桃花两枝,但娇艳的桃花以及含羞的花苞则透露出浓郁的春意。

魏晋南北朝时期,因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桃花成为点缀文人心灵归宿的必备,在他们所绘的“桃源图”中经常能看到桃花的形象。明代画家蓝瑛《桃花渔隐图》中,一红袍官员与高士在湖中篷船上相对而谈,这也是大多文人的理想,年轻时可以出仕为官,晚年则可以归隐山林。有的时候,文人也通过描绘桃源中的渔夫追求一种“桃花流水鳜鱼肥”的幸福生活。如故宫博物院所藏明代画家吴伟的《渔乐图》,二十余艘渔舟中,渔夫或垂钓或闲聊或卧于舟中,展现了渔民繁忙却悠闲自在的日常生活。近代著名画家齐白石则创作有《桃花鳜鱼图》,画面桃花娇艳而生机勃勃,鳜鱼形态有趣生动,画面题款:“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在美术史上,最终与桃花相伴终身的艺术家是明代画家唐伯虎,因为一次科举意外,开启了他悲惨坎坷的一生。晚年,郁郁不得志的他,在苏州城内自己建筑了一个桃花庵,并作了一首《桃花庵歌》。他留下的画作《桃花庵诗图》中,桃花下一个茅庵,庵下坐一个人,就是唐寅自己的化身。同时,画面题款:“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说起海棠花,很多人最熟悉的诗句莫过于“一树梨花压海棠”。

桃花之后的海棠,在文人士大夫眼中似乎有点市井气息,之所以逊色于梅花高雅,是因为梅花是先花后叶,十分纯粹,而海棠则是绿叶红花相间,太过殷勤、艳俗。也许正是这样,追求富贵的五代花鸟画家几乎都曾绘有海棠,或整幅画面为海棠或与其他花卉、禽鸟、湖石、游鱼联合构图。南唐时期的徐熙《玉堂富贵图》中,牡丹、玉兰、海棠、杜鹃,布满全幅,最后用石青衬地,极富宫廷特色。

宋代画家留下的《海棠蛱蝶图》,描绘阳春三月,蛱蝶翩翩起舞于海棠花间,随后春风乍起,海棠花随风摇曳,成功地渲染出隽永的春意。南宋画院待诏林椿创作的《海棠图》团扇,描绘了或灼灼盛开,或含苞欲放的海棠,色彩艳丽,形象如生,令人顿生爱意。

虽然俗艳富贵,但在孤傲的苏轼、朱耷眼中,海棠却别具韵味。公元1080年苏轼被贬至黄州,即今湖北黄冈一带做官,时值春光烂漫,花草茂盛,苏轼创作了一系列歌咏牡丹、荼蘼、梅花的作品,但他最得意的作品,却是一首咏海棠的诗:“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在苏轼看来,自己和幽独高洁的海棠一样,当桃李漫山生荣时,这样美的海棠却被造物主安排在“空谷”,以此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心境。这种心态,在他的名作《寒食帖》中则表达得更为突出。在艺术界,总是“白眼向人”的八大山人朱耷,面对海棠时却脉脉含情,当他踽踽独行在曲折的溪水边,看到娇艳的海棠花瓣落入溪水中时,竟希望“人心得如水,相随过河桥”(朱耷《题海棠》),希望自己心如溪水,伴随美丽的海棠花淌过河桥。

[责任编辑:何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