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地评线】中安时评:“共享农机”助力春耕大有可为

春耕不等人,农时贵如金。新冠肺炎疫情没有阻碍勤劳的中国人民开展春耕生产的脚步,“人勤春来早,田间耕作忙”的生动画卷正在神州大地上铺展开来,广袤的原野上一派繁忙。在当下的特殊时期,农机装备在春耕生产中的作用更加凸显,采取机械化作业方式,既符合疫情防控“不聚集、少走动”的要求,保障春耕生产安全,也能够解决农业生产用工不足问题,提高生产效率,把被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虽然农机装备能够显著提升农业生产力,但囿于采购成本、日常维护、技术普及等多种因素,很多农民还没有条件购买和使用农机装备,农机的推广普及还有待加强,但这并不意味着农民就不能借助农机助力生产。在浙江、广东、湖南、福建、山东等一些省份,“共享农机”这个新名词出现在了希望的田野里,农民在家里通过微信预约、在线下单等方式,就可以安排植保机、收割机、插秧机等农机手携机上门提供服务,农民穿着皮鞋就可以种田,既节约了生产成本,又提高了生产效率。

“共享经济”掀起了消费新潮流,“共享农机”也完全可以打造农业生产的新模式。这种共享机制的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农民不需要在农机的采购和保养上投入精力和资金,农机手也能够扩大农机使用效益,提升了农机资源的配置效率,解决“有田无机耕、有机无田耕”问题。“共享农机”能否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供需信息的有效衔接,无论是农民需求还是农机服务供应,这类信息大多都是零碎化、分散化的,需要有一个桥梁能够把供需两端的信息更有效地串联起来,从而保证共享模式的顺畅运行。

这就需要农业农机部门扮演这个桥梁的角色,也可以由政府牵头组织农机合作社等形式,把当地的闲置农机资源集中起来,通过专门网站、微信群、APP等各种平台,及时向农民发布农机数量、类型和服务范围等数据,让需求方能够与供给方进行精准匹配对接。同时农机资源的集中,也更加便于农机部门提供对口技术服务,有利于农机保养、维护和检修,进一步提升农业机械化效率。

农机作业是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农业农村部预计,今年春耕生产全国可投入各类农机具超过2200万台套,粮油作物机耕率、机播率分别超过90%和55%,农机使用还有不小的空间。“共享农机”具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价值,不妨以此次战疫情、抢春耕为契机,加大对“共享农机”的推广和支持,既为夺取今年粮食丰收增添助力,也藉此进一步拓展农业机械化生产效率,使之成为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动能、农业供给侧机构性改革的新引擎。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胡蔚

[责任编辑: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