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一、先说说这首词的写作背景。

专家们都认为这首词作于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当时诗人被贬于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这首词围绕明月展开想象,表现了诗人极其复杂的思想感情;但不管怎样复杂,其热爱亲人、热爱友朋与热爱生活的乐观精神是永远不变的。

二、再解释词中的部分词语。

1.丙辰:指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任太守。

2.子由:苏轼的弟弟名辙,字子由。

3.把酒:端起酒杯。把,这里是动词,可译作“拿”或“端起”。

4.宫阙(què):指月中宫殿。

5.琼(qióng)楼玉宇:美玉造成的楼台亭阁,这里指想象中的仙宫。

6.不胜:承受不了。胜,现在读shèng,承受得住,禁得起。

7.弄清影:指在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弄,玩弄,欣赏。

8.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形容月亮转过了红色的楼阁,低低地照在雕花的窗户上,最后照着失眠的人。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无眠,失眠的人,即诗人自己。

9.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意思是说,月亮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既然这样),为什么总是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这里当为什么讲;长,读cháng,这里当总是讲。

10.婵娟(chán juān):即嫦娥,这里指月亮。

三、最后欣赏这首词。

1.讲讲这首词的“序”。序,一般是指写在诗文前面用来说明写作缘起或其他情况的文字。有“自序”与“他序”两种。自序,是作者自己所写;他序,是别人所写。这首词的序,属于自序。诗人在序里说他在丙辰年中秋节的夜晚喝了个大醉,此时明月当空,于是趁着酒劲写起词来,同时寄托他对其弟苏辙的思念。

2.讲讲这首词上阕(上片)的含义。

“水调歌头”四个字只是一个词牌名,与这首词的内容无关。至于“明月几时有”这个题目也不是诗人确定的,而是后人加的。学习这首词的上阕时,恐怕起码应与这首词的“序”联系起来考虑,否则就可能觉得诗人不正常。

上阕的前四句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可见,诗人大醉后首先看到的是天空中的明月。“把酒”一词与“大醉”照应。有句话叫“酒醉吐真言”,诗人大醉后写的诗宣泄的往往是心里最想说的话。恐怕在他的心目中,自己就是神仙下凡:李白不是叫“谪仙”吗?我苏东坡呢!李白不是往往与月亮说话吗?我苏东坡呢!顺便说一句,宋代的著名诗人黄庭坚就称李白与苏轼为“两谪仙”。再说了,屈原不是就问过天吗?我苏东坡就不能问问!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不需笔者啰嗦,读者自会从中窥探到诗人对自己的评价以及那时的心理状态了。多么豪放而自信的性格!多么非凡而独特的气魄!

上阕的后五句是:“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诗人既然来自天宫,那就有资格回归天宫;所以大醉后想到“乘风归去”,于情于理都是极其自然的。再联系他当时的遭遇,突然间产生了离开这个世界(出世)的想法,更觉得绝非无病呻吟。但,诗人毕竟不是平凡之辈,他善于周密的思考,还有独到的见解,更有坚强的意志。你看,一句“高处不胜寒”,就一下子抛弃了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而且,此时可能酒也醒了一半,于是,他起身在屋里,在月光的陪伴下,独自兴奋地跳起舞来;他觉得还是人间美好!

3.再讲讲这首词下阕(下片)的含义。

下阕的前三句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这是写月影的运行与变化,估计是诗人跳舞后累了,然后躺在床上无法入睡之所见。

下阕接着的三句是:“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由于看到月影先照耀朱阁,接着照耀绮户,最后又照耀失眠的自己,于是诗人同天空的圆月说起话来:月亮啊,月亮!你不该对世人有什么怨恨吧?要知道,你是团圆的象征呀!可你为什么总是在我们离别后才圆呢?

下阕又接着的三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估计此时的诗人酒也醒得差不多了,你看他再不去责备月亮了,而是把月亮的运行规律与人的变化轨迹放在一起思考与判断,悟出一个哲理来:从古到今,十全十美的事是不存在的。

于是,诗人终于从似梦非梦中走了出来。

下阕的最后两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点睛之笔。只有苏轼这样的旷世之才,才能在被贬的特定之地与中秋节夜晚特定之时,写出如此不限时空与不限特定对象的名句来。“但愿人长久”中的“人”既是指其弟苏辙,又是指所有的人;其中的“长久”则是指无限的时间;而“千里共婵娟”中的“千里”既指相离较远的苏辙所在,更指无限的空间;至于“婵娟”,那恐怕不仅仅是指月亮,也应饱含着诗人所向往的永恒的美好与光明吧!请读者千万不要忘记词中“但愿”二字,因为这两个字不仅表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乐观心态,更传递出诗人对过去、现在与未来一切人的关心与热爱!

4.最后略讲讲这首词写作上的特点。

第一个的特点:诗人之情与月亮之景形影不离。

我们欣赏过古代的好多诗词,其中最熟悉的就是情景交融的写法。粗粗一看,这首词用的也是这种写法,似乎无什么特殊之处。但你细细玩味,就会觉得这首词的情景交融与其他任何一首诗词相比,迥然不同。这里只举两例,略作分析。比如,“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三句似乎只写诗人之情,并未涉及月亮之景。可你只要稍微注意一下其中“归去”“琼楼玉宇”与“高处”这几个词,你就立刻就会感受到,诗人笔下的月与人、情与景真是结合得天衣无缝。再如,“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这三句,似乎只写月亮之景,并未涉及诗人之情。可你再略微看看其中“转”“低”与“照无眠”这几个词,你就马上能觉得,诗人心情的变化总是与月亮的运行珠联璧合的。于是,你就会对诗人这种特殊的“情景交融”佩服得五体投地。

第二个的特点:以人们熟悉的典故激发读者的想象与思考。

一般说来,古诗词的用典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作者用典比较生僻,以致读者看了无法理解;另一种是作者虽然在某些句中是用了典的,读者如果知道其用典之处,当会更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深意,如果不得而知,也毫不影响对其作品的理解。笔者很赞赏后者。

而苏轼的这首《水调歌头》却是独辟蹊径。这首词所用之典故多为一般读者所熟悉,读来不仅毫无障碍,而且极易引起他们的想象与共鸣。比如,读者读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些句子,立刻会想到屈原的长诗《天问》,会想到李白《月下独酌》中“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的诗句,也有人会想到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当然,也会想到苏轼本人的《前赤壁赋》所描写的月下泛舟的词句:“……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对于精通古诗词的学者来说,他们还会联想到更多的诗词文章。于是,他们联系诗人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会有见仁见智的诸多收获。你说,诗人在用典方面是不是更有独特之处?

第三个的特点:《水调歌头》有无弦外之音。

这首词究竟有无弦外之音,到现在为止亦无定论。学者们莫衷一是,读者们无所适从。这里,笔者只能把所得到的信息写在下面,供读者思考。

宋代一个名叫陈元靓的人,在《岁时广记》引了《复雅歌词》中的一些材料,内容如下:宋元丰七年,京城到处传唱苏轼的《水调歌头》。恰好宋神宗问太监,外面最近流行什么小词,太监就把苏轼的这首词抄录给皇上。神宗读到“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两句时,说了一句话:“苏轼终是爱君。”

如果真有其事,那么,神宗皇上大概猜测到苏轼词中“琼楼玉宇”与“高处”是指朝廷,他又从后面的“何似在人间”一句看出,苏轼还是要忠心耿耿地为自己效劳的。

清代学者刘熙载在他写的《艺概》卷四中有一段话:词以不犯本位为高。东坡《满庭芳》“老去君恩未报,空回首、弹铗悲歌”。语诚慷慨,究不若《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尤觉空灵蕴藉。

刘熙载所谓“空灵蕴藉”,大概认为《满庭芳》苏轼是直接写感谢皇恩的,而《水调歌头》中的“爱君”之情却用了隐喻的手法,蕴藏着弦外之音。

可是,更多的分析文章则认为上述“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句子只是表达诗人醉中的恍惚心境,或者多少反映出诗人“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心理而已;他们不认为《水调歌头》有什么弦外之音。

有两句话我们知道,一句是“诗言志”。可诗人通过其词作究竟表达他的什么心愿呢?诗人没说,我们就不好强加于他。另一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这句话中,我们又获得了一种领悟,一种解脱。于是,笔者在这篇文章中讲了些什么,也就不再有所顾虑了。

(文/李淑章)

[责任编辑:何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