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战斗在没有硝烟的战场——全区农村牧区城乡社区筑牢“防疫之墙”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关键期,118万平方公里的内蒙古大地上,一场凝心聚力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已经打响。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岗位就是战场。全区各地将把防控力量向农村牧区、城乡社区下沉,将防疫工作的触角延伸到每家每户,把好了疫情防控“第一道关”。

农村牧区:打好主动仗、下好“先手棋”

“大姐,东西给你送门口了。特殊时期少出门,家里缺啥直接在微信上说,我们替你跑腿……”连日来,通辽市科左中旗保康镇哈沙吐嘎查的党员志愿者们,每天在村里挨家挨户的上门服务。

这批由党员组成的战疫小组,冒着严寒在村口24小时不间断地轮流值班,为返乡人员测量体温、告知村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预防知识,第一时间掌握全村的疫情防控情况。并及时将群众需求整理汇总,再统一购买、分别配送……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这样的场景,在各地农村牧区随处可见。

我区幅员辽阔、地广人稀,农牧民居住分散,给疫情防控带来挑战。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牧区的疫情防控工作,将农村牧区疫情防控工作与城区防控同步研究、同步部署、一体推进,按照“早排查、早发现、早治疗”“打好主动仗、下好先手棋”的要求,拿出切实管用的措施,严防疫情向农村牧区扩散蔓延。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特别是自治区启动一级响应以来,全区各地农村牧区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广泛发动群防群治力量,全面加强外来人员的排查管控。全区各地采取大数据统计与传统人工核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来自重点疫区的投亲访友、放假学生、返程农民工等人员进行全面排查,有针对性地加强管控。各盟市、旗县、苏木乡镇、嘎查村都成立了社会管控工作组,建立起了四级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机制。各地派出所民警、网格员也开展地毯式排查搜索,织严织密疫情防控网络,做到应查尽查、不留死角。

全区各嘎查村都成立了由“两委”干部、联防队员、网格员组成的防控专班,严防死守,所有进出嘎查村的人员一律要测量体温、登记入册,对重点人员,面对面地告之防疫要求,逐人建立健康档案,安排专人管控,持续跟踪后续的情况,最大程度地隔离和管控传染源。

为了降低传播风险,各嘎查村要求停办集市、庙会,关停戏场、棋牌室等人员密集场所,劝说教育村民牧民不摆席、不串门、少走动,倡导“红事不办、白事从简”,最大限度地切断传染途径,保证疫情防控万无一失。

各地利用“村村响”大喇叭、党建网、广播电台、微信群、群发短信等多种方式,对疫情防控进行广泛宣传发动。各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组织村里的党员干部、复员军人、平安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带头落实各项排查管控措施,形成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人人防疫”的良好局面。

城乡社区:守人守夜,共筑群防群治防线

“业主您好,我是阳光社区网格员,请问您家过年期间有外来人员吗?如果您家有外来人员请及时向社区报备,感谢您配合社区的工作……”

这样的电话,包头市青山区幸福路街道阳光社区的网格员们从大年三十开始,每天都要打200多个。

从去年腊月二十九接到排查从外地返回人员的通知后,阳光社区网格员们就立即开始上岗工作。“比起在一线奋战的医护人员,我们的工作实在太平凡,我们能做的就是为居民筑一道安全的防线。”阳光社区党委书记朱春江说。

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把社区这道防线守住,就能有效切断疫情扩散蔓延的渠道。

为此,全区高度重视社区这个疫情防控主战场,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防控力量下沉社区,在采取小区进门登记、测量体温、严禁外来人员进入等措施的同时,动员社区居民,切实发挥社区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作用,使所有社区成为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

党员干部、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坚守在各小区门口设置疫情防控服务点,24小时守人、守夜、守城。发放宣传单、广播,宣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对小区居民逐户排查登记,对高度关注疑似症状人员,按规范要求及时上报、就医、隔离;做好居民生活保障和情绪安抚,引导广大居民从保护自己、保护家人、保护同胞的角度,自觉行动起来、组织起来、凝聚起来,形成“人人都是战士”的良好局面,共同构筑起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

规范社区出入管理,安排社区工作者代购,组织社区周边超市等货源配送,设置社区快递、外卖配送区域……为保障民生,做好服务,全区各地在社区防控工作中结合本地区实际做出了积极探索

“众力并则万钧举,人心齐则泰山移”。以嘎查村、社区为单位,全区从农村牧区到城乡社区、从党员干部到人民群众,已经汇聚起磅礴的人民力量,必将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李文明)

[责任编辑:张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