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2020年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年货展开展

传承人向孩子们讲解传统灯笼工艺

昨日上午,内蒙古展览馆充满了浓浓的年味,由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内蒙古展览馆、自治区非遗中心、各盟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2020年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年货展”在内蒙古展览馆正式开展。各式各样的“非遗年货”,让首府市民“食在过年”“趣在过年”“美在过年”,提前感受到浓浓的新年味。

9时许,在内蒙古展览馆二楼,随着一个个独具特色的传统非遗手艺展柜陆续开张,前来参观的市民也逐渐多了起来。“叔叔,这个灯笼跟平时我们院子里挂的灯笼有啥不一样的吗?”跟着姥姥来参加年货展的7岁蒙古族女孩索布德问。“这个灯笼全部是由手工做成的,你看它里面的龙骨都是经过特制的。”铁丝编织灯笼编织技艺非遗传承人解释。

除了烙画、剪纸、纸塑等一些传统美术、传统技艺、工艺品等装饰类非遗项目给市民带来了“趣在过年”之外,展示手工制作的各种饮食类非遗项目和展示服装、服饰、刺绣、染织等非遗项目,也让市民感受到了“食在过年”和“美在过年”。

10时30分许,呼和浩特展区武川莜面的传承人已经将冷、热两种臊子做好了。“你看人家专业人士做出来的莜面就是不一样的”、“你看这臊子,先别说吃了,就是看起来,感觉人口水都要流出来了。”一位市民在一旁等待着品尝美味。现场制作莜面的非遗传承人介绍,“武川莜面可制成五大系列的食品——蒸、炸、氽、烙、炒,共有40多个品种,其制作方法多样,搓、推、擀、卷各具特色,其中蒸莜面就有窝窝、鱼鱼、墩墩、圪团等近20种。”

据了解,本次展览将从1月14日持续至1月18日。从全区12个盟市筛选了传统技艺、传统美术、民俗类等120多个与年俗相关的非遗项目,组织了180多名传承人参展。通过图文介绍、互动体验、现场访谈、传承人展示技艺、展销产品等方式进行集中展览,丰富了人民群众的年货市场,也弘扬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广大群众增添了浓郁的传统年味。(记者 马妍)

[责任编辑: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