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当初不会干,现在使劲干(脱贫故事)

核心阅读

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的吉格代力克村,过去受自然条件影响,一直贫困。自治区生态环境厅驻村工作队来后,邀请农业专家帮着建起温室大棚,动员贫困户发展种植养殖产业增收;支持村里办起家具合作社、沙发厂,带动村民家门口就业;还增强老乡信心,鼓足干劲,把日子越过越好。

吉格代力克,在维吾尔语中意为“沙枣”。

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阿克托海乡吉格代力克村,过去自然条件恶劣,因先辈为防风固沙种植大批沙枣树而得名,是自治区深度贫困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驻村工作队坚持扶智扶志,发展种植养殖产业,多渠道帮助村民脱贫增收。吉格代力克村的光景,正一天天好起来。

发展产业,种植养殖上规模

玉苏甫·萨依提个子不高,背微驼,面色黑红,脸上布满了深深浅浅的皱纹沟壑——这是常年贫困和辛苦劳作在他身上留下的印记。

室外已是呵气成霜,但温室大棚里的玉苏甫,汗水顺着脸上的沟壑往下流,他忙着侍弄蔬菜,根本顾不上擦。

“家里有几亩地?”

“6亩。”

“一年能卖多少钱?”

“种些小麦,刚够自己吃。玉米和杏子卖了能有3000块。”

“种菜收入怎么样?”

“免费领种了一亩地大棚,去年夏天种的豇豆卖了3000多块,现在还能种一茬,过年的时候卖,价格高。”

玉苏甫说的大棚,得益于驻村工作队的努力。针对村里种植结构单一的问题,驻村工作队邀请农业专家“把脉”,建设了60座温室大棚,动员60户贫困户加入蔬菜种植合作社,免费提供大棚、种子,还有乡技术站的指导员天天在地里盯着。

“预计今年户均增收3000余元,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益。”驻村工作队队长高利军说,这些蔬菜大棚所有权归村集体,这批种植户学会技术,脱贫了就会退出,再由新的贫困户来管理种植。

玉苏甫管理的蔬菜大棚隔壁是一个养殖合作社,几百头牛悠闲地咀嚼着草料,贫困户托合提·伊斯玛伊力正在给牛添加饲草。“以前种的庄稼只够自己吃,现在在合作社喂牛,一个月就能拿到2500元。”

初到村里,工作队发现村里的养殖业规模小、效益低,便争取到100万元科技扶贫资金,带领村民发展规模化养殖,采取“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方式成立养殖合作社。目前,合作社存栏近400头牛,吸纳230名村民就业,并连续两年获利,带动68户贫困户发展养殖业。

引进企业,村民家门口工作

从养殖合作社出来,再往前几步,是家具合作社。身着天蓝色工装的工人紧张忙碌,打磨、抛光、黏合,再将组件送上二楼组装后套上皮质沙发套,一件件纯手工木制家具下线、打包。

合作社主要从事木产品加工烘干、家具制作销售。沙发厂是合作社的骨干企业,罗朝军是负责人。2018年,他受吉格代力克村村民沙拉姆·瓦依提之邀,来到村里合作建厂,2019年3月投产。

沙拉姆说:“办合作社前,我想到了把村里的木材进行深加工,让原材料升值,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在驻村工作队的支持下,我邀请罗朝军兄弟一起开办了这个沙发厂。”

沙发厂招聘了68名工人,其中44名是贫困户。

阿卜来提·买买提以前靠4亩小麦养活一家6口人,一年下来几乎没什么结余。到沙发厂上班后,随着技艺越来越娴熟,现在一个月能拿到2500元,“干得越多就挣得越多,我还能再快点儿。”

29岁的农民阿依古丽·库万,一直和丈夫在外打工。由于父母年龄大,带不了孩子,她一直很苦恼。后来听说村里办起了沙发厂,就立即辞职回村。“每月工资按时发,节假日休息,还能照顾父母、孩子,我很开心。”

“我们‘兄弟’两个有分工,他负责技术和销售,我负责人员管理和原材料采购供应。我们想把沙发厂办得更好,这样能够带动更多村民脱贫致富。”沙拉姆说。

驻村工作队院子里,还有个服装厂。给工人开出的月工资有3000元,吸引了村里不少妇女来上班。

因为学校需要,员工们正在赶制一批校服和被褥。“她们经常加班,晚上我从县里开会回来,这里灯还亮着呢。”高利军说。

鼓足干劲,村里一天天变好

新鲜杏子卖给加工厂,4毛钱一公斤;如果烘干,3公斤鲜杏出一公斤杏干,能卖20块钱。

“村里有300亩杏树,如果全部进行初加工再出售,收入岂不是翻番?”高利军动了心思。2019年年初,烘干房落成,刚好赶上杏子上市,卖出了有史以来的最高价,这事让村民们信心大增。

考虑到贫困户往往缺乏信心和技能,工作队就邀请技术专家、致富能手、脱贫示范户等定向帮带讲政策,潜移默化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艾力·穆萨走进农牧民夜校,学习杏树修剪、蔬菜种植等技术,在村中率先脱了贫,还当起了致富带头人。

“多亏了工作队的帮助,现在我不仅摘了穷帽子,还能靠修剪果树、种植蔬菜挣钱。只有掌握了实用技术,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艾力在周一全村政策宣讲时说道。

为破除干部群众思想上容易满足现状、精神动力不足的难题,驻村工作队通过与村干部结对,“手把手”传观念、“一对一”教思路、“面对面”提要求,提升村干部能力,激发村干部在脱贫一线带头苦干实干。

“我们当初不会干,现在使劲干。乡亲们脱贫致富的信心更足了。我们要让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村党支部书记帕热哈提·努尔东说。

[责任编辑: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