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巧手织出一片爱

正北方网讯(北方新报融媒体记者  温慧娟)12月20日上午,天空飘着漫天雪花。气温零下十多度,但在北方新报社4楼的会议室中,因为一群“爱心织女”的到来显得格外的暖意融融。

“我是不是来晚了,今天下雪,路上不好走。”9时,第一位来到本报的呼市红十字美会志愿服务队的李凤仙气喘吁吁地对记者说。得知活动还没正式开始,李凤仙松了口气,忙着向本报工作人员询问编织围巾、手套的收集时间,说她前几天领的2团毛线已经织好了两条围巾,想再领2团回去织。当日,由本报联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启动的2019“针心针意”大型暖冬公益行动正在进行中。来自仁爱妈妈爱心编织队、呼市红十字美会志愿服务队的部分志愿者和内蒙古工业大学轻工与纺织学院的编织设计者以及十多位爱心编织达人齐聚北方新报社,共同参加 “针心针意”编织课堂。

一针一线都是爱

认真学习

爱心毛线

交流经验

热闹的现场

“那些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冒着严寒在顽强地读书,顽强地生活,他们非常需要我们帮助。盼望‘爱心织女’们用你们的一双巧手,织出一片片爱心,温暖贫困地区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们……”在北方新报社总编辑李德斌一番温暖的开场白中,“针心针意”编织课堂正式开课。

来自内蒙古工业大学轻工与纺织学院的学生宋炜宁和王文艳向现场的“织女”“暖男”们详细地介绍了她们设计的手套、围巾、帽子的创作意图和编织方法、技巧。“快过来,帮我看看,这样起针对不对?我突然找到了中学时上编织课的感觉,今天开工,争取2天织出一条围巾来。”“第一次织太紧张,这里是不是漏针了呀?”“你帮我试试,我这个帽子马上收尾了,看看孩子戴着大小合适吗?”编织现场,大家一边织一边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编织针法。几位初学者还不时地向宋炜宁和王文艳询问着织法。“录个小视频,不会织时拿出来看看。”刚刚学会起针的郑女士担心自己回家忘记针法,干脆现场录起了视频。“我织普通平针比较快,你们学着织点新样子,我领了17团线,时间紧,怕织不完,以后有机会再学这种新织法吧。”56岁的郭连娣一边织一边笑着和旁边的“织女”们说道。她告诉记者,她今天带来了织好的8条红围巾。这几天,除了做饭,其他时间都用来织围巾。和郭连娣一起结伴来编织课堂的苗花云和丁伶俐也是仁爱妈妈爱心编织队的成员,苗花云领了9团毛线,已经完成了5条围巾,丁伶俐领了6团毛线,昨天织好了第2条。“我的3个孩子都在上学。每天还要接送孩子上学、放学,只能等孩子们晚上睡了,我才有时间织,每天都会织到夜里12时多才睡。这几天下雪,天气越来越冷了,希望能早点让孩子们带上,不再受冻。”丁伶俐说。

北方新报社总编辑李德斌为爱心人士颁发证书

大家一起献爱心

展示一下作品

看看款式怎么样

我也来试试

现场教学

采访中,内蒙古工业大学轻工与纺织学院的宋炜宁告诉记者,她和同学王文艳都是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大三学生,平时都喜欢编织,经常给家人或者好朋友编一些毛衣、帽子。“得知北方新报‘针心针意’活动要为贫困地区的儿童编织围巾、手套、帽子后,由于时间紧,考虑到孩子们的年龄,在编织的设计上还要活泼可爱。从接到通知的头一天15时,我俩和老师就一起设计图纸,一直到第二天凌晨快1时,我们还在修改图纸。第二天中午,经过三四次修改,最终确定了这几个设计方案。”王文艳说。“我们上学期开设了服饰与手工艺制作的课程,专门讲到了如何编织这一块内容。真心希望我们所学的知识,能对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有所帮助。第一次参与'针心针意'大型暖冬活动,对我来说,是人生中特别有意义的一件事。”宋炜宁说。

目前,“针心针意”大型暖冬公益行动帮助对象已经确定为乌兰察布市卓资县旗下营中心学校的287名孩子们。12月底,我们将收集、整好的这一批带着温度的围巾、手套、帽子送到孩子们手中,让他们感受这份来自陌生却亲切的爱心人士传递给他们的温暖与力量。同时,为了汇聚更多社会爱心力量参与,本次大型暖冬活动接受社会直接捐赠物资,可以是全新棉衣、帽子、手套、围巾、文具等。爱心企业或者个人可以拨打报名电话:0471-6635225;13734819449。 

(摄影/北方新报融媒体记者 牛天甲)

[责任编辑:朱国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