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董萨那巴特尔:当一名有良知的医生,传承传统蒙医疗法

董萨那巴特尔是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蒙中医医院的一名蒙医主任医师,在基层当医生三十年里条件虽然很简陋,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热爱的蒙医科技创新之路。2013年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医熏鼻疗法”的代表性传承人,受人关注。2019年6月开办呼和浩特市董萨那巴特尔蒙医诊所,主攻纯蒙医药治疗和研究过敏性鼻炎的科研工作,在临床上研究蒙医治疗当今发病率高而且很难治疗的过敏性鼻炎为主要课题,经过30年的苦心研究和探索,发现治疗过敏性鼻炎更好的治疗方法、科技创新思路把蒙医古老的烟熏剂改造剂型成份和改变用法,以外治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取得较好效果、简单、方便、安全可靠俗称“来自草原的绿色疗法”得到医患双方的好评。以前一年看200左右的鼻炎患者,如今一年大概可以接诊1.6万人,累计治疗鼻炎患者约6万多人。

在工作中,他深入开展蒙医药科学研究与创新,不为自己在基层条件极其简陋下依然不放弃热爱的蒙医药专业,白天看病、晚上整理第一手临床治疗经验,探索蒙医药治疗慢性病、疑难病领域的科学研究,始终坚持“辨证施治、科技创新”的理念开展蒙医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甲状腺功能紊乱性疾病、不孕症、心脏病、皮肤病等临床上比较难治的疾病攻克课题和研究目标。1999年,董萨那巴特尔开始研究用蒙医药治疗甲状腺功能紊乱引起的疾病。为了取得更好的疗效,董萨那巴特尔经常去山里自己采药,实地考察天然蒙药材的分布和生长环境、药物质量。有一次他到磴口县阿贵庙采集蒙药材,当时交通非常不便,班车只通到杭锦后旗,下了班车,他徒步走了90多公里,到达阿贵庙后脚已经肿得不成样子了。还有一年冬季的三九天,他到黄河南岸杭锦旗拜访一位老蒙医,在回来的时候走错了路,落入黄河的冰窟窿里,挣扎半小时,幸好被一位路过的好心人发现,用自己的围巾和裤带结成绳把他拉上了岸。

每次去野外采药,他都亲自尝食,然后在临床上使用,渐渐地他积累了关于野生蒙药材的第一手资料。董萨那巴特尔说,“自己采药心里踏实,给人用药比较放心”。1990年~1992年,他三次到磴口对“余粮土”进行实地研究考察,拿回实物进行成分与药理作用分析,并且撰写了《余粮土的药理作用》,发表在《蒙医药》杂志上。

2001年~2014年期间,他三次上乌拉山大桦背考察蒙药材资源及分布状况,撰写了《乌拉山大桦背野生中蒙药材生长环境、分布、品种、数量的情况简报》,并于2014年发表在《中国民族医药杂志》上。

从医30年,董萨那巴特尔创新传承“蒙医熏鼻疗法”,研制成功鼻炎烟熏药棒,攻克治疗难题,荣获了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自然科学技术奖。“获得自然科学奖是我最高兴的事儿,这是对我的认可”,董萨那巴特尔说。

在蒙语里,“萨那”是“智慧”的意思,“巴特尔”是“英雄”的意思。正如他的名字一样,作为蒙医药代表性传承人,董萨那巴特尔为蒙医药保护、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

[责任编辑:祝汉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