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让乡村振兴蓝图化为壮美现实

近几年来,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等一样,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主题词、高频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的十九大运筹帷幄擘画蓝图,“中央一号文件”高屋建瓴系统谋划,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纲举目张倾力推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从脑中“一张蓝图”到眼前“一幅实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农”篇章正在华夏大地雄浑书写!

“农,天下之大业也。”中华民族素有“重农”的悠久历史,古人早就认识到,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在把握世界现代化、工业化大趋势的同时,紧密结合中国的国情实际,把工农联盟、团结依靠农民、为亿万农民谋幸福作为重要使命,在革命、建设、改革不同时期,带领亿万农民推动农业农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实践证明,“三农”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

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蕴藏着无限希望与动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美丽中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健全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和固本之策,形势越是复杂,做好“三农”工作越具有特殊重要性,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GDP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国际影响力也日益增强。但不可否认,同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城镇化相比,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步伐还跟不上,“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仍比较突出,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彻底改变千百年来农村贫困落后的面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置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空坐标,更能深切感受乡村振兴的时代分量。

乡土气韵,桑梓情怀,是炎黄子孙的根与魂,也是全体国人永远的精神归属。“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既是乡村振兴的通俗表达,也是乡村振兴的题中要义。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最突出的短板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

“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必须要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共同富裕之路、质量兴农之路、乡村绿色发展之路、乡村文化兴盛之路、乡村善治之路、中国特色减贫之路。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创举,没有现成的、可照抄照搬的经验,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根基扎在泥土,枝叶沐浴阳光。我们相信,只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以“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一年接着一年干,亿万中华儿女齐心激发向上的力量,乡村振兴这棵大树就一定会枝叶参天!(任国良)

[责任编辑:何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