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林西模式:易地扶贫搬迁的中国智慧

“林西模式在易地扶贫搬迁方面,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提出了中国方案!”11月15日,见到赤峰市林西县扶贫办主任赵光明,他依然沉浸在县里获得全球殊荣的喜悦中。

20多天前,在2019中国扶贫国际论坛上,林西县“‘易地搬迁+’扶贫模式案例”荣获“全球减贫案例有奖征集活动”最佳减贫案例。包括这个案例在内的全球110个最佳案例,一起被收录到南南合作减贫知识分享网站——中外减贫案例库及在线分享平台上。

林西县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近2万人,有五分之一居住在偏远山区,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在这些需要搬迁的贫困人口中,60岁以上老人和无劳动能力的又占了六成以上。如何让这些贫困人口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县里因人施策,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行“易地搬迁+产业”的方式,先谋产业后搬迁,让产业围着房子转;对没有劳动能力的,实行“易地搬迁+互助幸福院+光伏养老”的方式,在社会保障兜底的基础上,贫困老人们晒着太阳就能养老。

在十二吐乡达康扶贫产业园,8000多亩的日光温室蔚为壮观。2017年,贫困户兰国利一家从10公里外的深山沟搬迁到这里,分到了1栋大棚和48平方米的安置房,从此结束了吃水难、行路难的历史。让兰国利感到幸福的,不仅仅是屋里干净的卫生间、配套的锅炉和暖气,还有这栋能“生金长银”的大棚。他算了一笔账:1亩大棚一季能产1.5万斤番茄,两季能达到3万斤,按这两年的番茄均价每斤2.3元计算,每个棚都能纯赚7万多元。明年,兰国利准备再租种10亩大棚,大干一场。

兰国利由穷变富,得益于林西县易地搬迁与产业发展的融合。自2016年以来,县里整合各类资金3.6亿多元,用于易地扶贫搬迁的安置房、基础设施和后续产业建设,其中后续产业的人均投资力度达到1.89万元。县里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探索以PPP方式建设移民工程,加快了工程建设进度。 如今,县里以“易地搬迁+产业”的方式,建设集中安置点24个,产业涵盖种养业、旅游业等方面,其中建设日光温室522栋、冷棚236栋,有589户贫困户靠种大棚蔬菜过上了好日子。

来到统部镇曹家屯村互助幸福院张金树家,老两口正围在桌前包饺子。两年前,他俩还是不相识的首批院民,如今却挽手相伴组建了新家庭。促成一对老人姻缘的,正是以幸福互助院形式建设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过去日子穷,没想过再找个老伴儿,现在生活好了,就想再成个家!”张金树老人感慨,现在他的“一卡通”每月都能收到低保、养老金等各类补助,再加上他做保洁公益岗的工资,每年的收入都在1万元以上。

“易地搬迁+互助幸福院+光伏养老”,是林西县创新的扶贫模式。县里按着“集中居住,分户生活,统一管理,互帮互助”的方式,在贫困户集中的村子建互助幸福院,优先让鳏寡孤独、老弱病残、留守老人等困难群众入住,抱团养老。如今,全县的幸福院实现了光伏发电项目全覆盖,每户都安上装机容量为2千瓦的光伏发电板,院民们每人每年都能有1600元左右的发电收入。目前,全县已经建起互助幸福院型的移民安置点29处,安装了1.54兆瓦的分布式光发电站,让2291名贫困老人有了养老的新家。

“作为自治区首个摘掉贫困帽子的国贫县,‘易地搬迁+’的扶贫模式功不可没!”林西县委书记田向存介绍,“易地搬迁+产业”的扶贫方式,解决了宜居和宜业两个问题,实现了搬迁户生产和生活的高度一体化;“易地搬迁+互助幸福院+光伏养老”的扶贫方式,重物质养老,更重精神养老,这种极具人文关怀的模式,更值得与全球分享。(记者  徐永升)

[责任编辑:张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