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强化党建引领 提升“三治”能力 ——突泉镇以“党建+”为中心完善乡村治理体系纪实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突泉县突泉镇以“党建+”为中心,发挥党建领导小组作用,强化部门间的配合,进一步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以“大党建”的工作思路助力基层治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加强“龙头”建设,夯实基层治理组织基础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只有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提升、骨干力量获得增强,基层基础才能夯实,才能做好基层治理的各项基础工作。突泉镇从党委成员入手,建立班子成员包片促村、干部包村、第一书记驻村的党建促基层治理责任制,班子成员、村“两委”、扶贫工作队全员上手,构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总体格局。深入开展2019年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整顿工作,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2个,通过逐一研判,找准症结,制定整顿转化工作方案和台账。规范“三会一课”及主题党日活动,紧紧围绕班子建设、党员队伍管理、生态环境整治、服务群众等核心内容,开展集中培训和区域性拉练互学,通过抓两头、带中间的方式推动村党支部组织力总体提升。创新提出“三步走·三提升”工作法,以乡土人才孵化中心为载体,对村“两委”成员和德才兼备、致富能力强的乡土人才进行吸纳、培养和使用,着力提升党员党性、能力素质、知识技能。目前,已有149人进入镇乡土人才孵化中心培育,其中党员73人,创业带富能手32人,开展相关培训8次,培训人数达700余人次。

关注民生实事,夯实基层治理自治基础

突泉镇采取“一统两带三收益”利益联结机制,建立由村党支部牵头组织,种养大户、合作社、企业“三方带动”的经营性村集体经济增收模式。村党组织发掘种养能人,由能人带头发展前进村草原芦花鸡托养、东合村肉羊养殖等项目,村集体年增收1万元以上。通过村书记领办合作社和牵头对接合作社,发展了安格斯肉牛养殖、柳河村千亩大豆基地、新生葡萄采摘园、城郊设施农业大棚区等特色产业项目,村集体年增收2万元以上。同时,凭借政策优势,突泉镇继续推进农村土地综合利用,推动红星村瓜海花田旅游驿站和红卫村水源地的土地流转,实施河道采砂等项目,增强村级财政力量。

完善依法治理,夯实基层治理法治基础

突泉镇党委以“扫黑除恶”为中心,开展系列法治宣传和培训行动,全面排查矛盾隐患,提升农民法治素养,增强党员干部懂法、用法能力。

镇宣传办以突泉镇公众号为阵地,利用“村村响”大喇叭在各村循环播放扫黑除恶斗争知识;综治办、司法所开展调解员培训2次,宣传日活动2次,出动宣传车9次,张贴海报、发放宣传单13000余张,粉刷永久性宣传标语270余条;镇组织办结合“双书记遍访行动”入户宣传扫黑除恶知识,村“两委”、工作队进行现场答疑,着力打破“信访不信法”的怪圈。

注重示范引领,夯实基层治理德治基础

突泉镇党委把意识形态建设放在基层德治的前沿阵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落脚点,坚持以德化人,发挥党的示范引领作用。

建立镇村文明实践所(站),广泛吸纳志愿服务组织和个人,设立试点村19个,组建志愿服务队35支,吸纳注册志愿者1350人,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组建镇级“农民夜校”讲师团,采取实体课堂集中学、送教上门延伸学、网络课堂随时学三种形式开展教学活动。目前,全镇实体课堂开设专题30个,开课130余场,网络课堂实现全覆盖;成立突泉镇党群心连心广播站,组织专业播音志愿者录制扫黑除恶、扶贫政策、征兵宣传、牧造突泉、畜牧120、低保评定6期广播栏目,通过党群心连心微信群和村村响进行循环播放;挖掘周永德、田成林、高国艳等一批先进人物,开展“突泉好人”“十星级文明户”“双百佳农牧民”“清风干部”“身边好人”等评选推荐及文明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的积极作用。

□马晓晶

[责任编辑:邢俊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