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内蒙古牧草黄枯期较近5年推迟4~21天 利弊参半

正北方网讯(北方新报融媒体记者 马丽侠)内蒙古大部牧区的牧草黄枯期集中在9、10月份,这对牲畜长膘和安全越冬产生直接影响。北方新报融媒体记者11月4日从内蒙古气象局了解到,今年9月以来,全区气温偏高,降水分布不均,大部牧区牧草黄枯期较近5年推迟4~21天。牧草黄枯期推迟,非常有利于牲畜放牧,可打牧草产量增加,对牲畜出栏和越冬渡春也十分有利。不过,今年天然牧草生育期较近5年缩短4~91天,可导致牧草营养价值降低、牲畜体质下降。

对于牧草黄枯期推迟的原因,相关气象专家表示,总体来看,9月以来内蒙古的水热条件推迟了牧草黄枯,据内蒙古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测算,今年全区大部牧区牧草黄枯期较近5年接近或推迟4~21天。其中,接近的占牧区32.6%,推迟的占46.5%。

目前,全区大部牧区已进入冬季。冬季放牧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牲畜的安全越冬和翌年接羔保育及生产问题。因此,面临可能出现的降温、雨雪天气过程,气象专家建议广大牧民根据天气条件合理安排畜牧业生产,抓紧时间完成饲草料的调运储藏工作,及时修缮牲畜圈舍加强防寒能力。同时适量增加基础母畜的饲草供给,以保证顺利过冬渡春。另外,牧草进入黄枯期后,天干物燥,各草原区要加强草原火灾的预防。

[责任编辑:杨旭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