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坚守初心使命 诠释忠诚担当

【编者按】

8月26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在呼和浩特举行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北疆英模先进事迹报告会。报告会上,9名讲述人以感人至深的话语向听众描述了7位英模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的政治品格;恪尽职守、担当有为的精神风貌;无限赤诚、默默奉献的为民情怀;淡泊名利、怀德自重的崇高境界。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典型就是一盏明灯。本报对9名讲述人的发言进行摘登,让读者再次感受榜样的力量。

任明德: 在平凡中坚守信仰高地

讲述人  程旭

任明德是一位有着30年军龄的老战士,他戎马生涯,身经百战,多次立功受奖。作为一名军人,我对任老充满了无限的敬意!

任明德很小就失去了父亲,靠给地主烧炕、喂羊维持生计。22岁那年,在革命作曲家、时任开鲁县委宣传部长麦新同志的引领下,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在任明德心中扎下了根。1947年6月,麦新在执行任务途中不幸壮烈牺牲。任明德毅然擦干眼泪,走上了革命道路。

参军后,任明德坚决听党指挥、沉着机智、英勇杀敌,时刻准备为革命事业献出生命,他跟随部队先后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西南剿匪、抗美援朝、西藏平叛等上百次战斗,可谓九死一生。

1948年10月,锦州战役打响,任明德随指挥员到阵地前沿勘察地形,被敌人发现。为了掩护指挥员,任明德身中数枪。从战场上下来后,人们发现他身上有十多个枪眼,战友们都说他是拣了一条命。

任明德不仅胆大,而且心细。1959年,部队参加西藏平叛战斗,任明德率领20多人的侦察分队,被叛匪500余人包围。他镇定自若,沉着指挥,带领分队拼死抵抗11个小时,一直坚持到兄弟部队增援。

血雨腥风的战场上,任明德没有恐惧,因为从参军的第一天起,他一心向党、以身许国,早已把生死抛在脑后。在对待名利地位和待遇上,他更是展现出一名共产党员的坦荡胸怀。

1953年,组织上决定任命任明德为副连长。这时,恰逢任明德的部队入朝作战,侦察任务十分艰巨。任明德主动找到领导说:“大敌当前,还是完成任务要紧,当副连长的事等打完仗再说吧。”

任老是当年千千万万赴汤蹈火的革命军人的代表,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了不朽功勋。他生前常说:“我的一切都是党给的,党和人民已经给了我很多荣誉,我知足了,看到现在人民能安居乐业,我和战友们流血牺牲一点儿都不亏。”

龙梅 玉荣: “草原英雄小姐妹”的精神代代相传

讲述人  玉荣

半个多世纪的时间过去了,我和姐姐的故事至今还在被大家一次次地反复提起,我们的事迹也影响了很多人。我想,大家共同喜爱并推崇的,就是我们对信念的坚守,就是那永不能忘的初心。

党和人民把我们姐妹从普通牧民的孩子,培养成军人、大学生、民族干部,后来又都走上了领导岗位。我们姐妹都是1970年入党的,入党以来就严格以党员标准来要求自己。

成为家喻户晓的小英雄之后,万人瞩目。上大学后,我们在党组织的培养下,把压力变成了动力,继续保持单纯、朴实、真诚的品质,对党完全忠诚,并时刻保持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参加工作之后,我们姐妹多次调换过岗位,但都听从组织决定,从不提个人条件。尽管我是一名残疾人,但在工作上、生活上绝不搞特殊化,绝不躺在荣誉上睡大觉,健全人能做到的我都要求自己做到。

改革开放以后,曾有一家南方的企业过来想重金聘请我们做广告代言人,借“草原英雄小姐妹”的知名度为他们的产品做推销广告,被我们婉言谢绝了。因为我们深深地知道,这是党和人民给予我们的崇高荣誉,是一个时代的精神遗产,容不得有半点儿亵渎和贪欲。

50多年来,我们拖着病残的身躯,面向广大青少年弘扬爱国主义、英雄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同样的故事讲了无数次,鼓励别人的同时也在激励着我们自己,为的就是让“草原英雄小姐妹”的精神火种点燃年轻人心中的火把。如今我和姐姐都已退休在家,“草原英雄小姐妹”也变成了老姐妹,但我们仍然继续发挥余热,在家乡筹建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虽然这些事情用去了我们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我们觉得特别值得,我们奉献得心甘情愿!

今后,我想,只要我们还能动、还能出来走,还能说话,就会继续讲述50多年前我们与暴风雪搏斗的故事,继续让“草原英雄小姐妹”的精神代代相传!

解良: 脱贫致富的领头雁

讲述人  解良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多年来,我都希望能够有机会回到农村,为父老乡亲做点什么。2015年,我到阿令朝村驻村扶贫。阿令朝村农牧业基础设施差,生产条件落后,村集体的账上没有一分钱,村党支部开会都要在干部家的炕头上进行,村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600元左右。

“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我把村里的3个能人大户发展成为党员,为村“两委”班子注入了新鲜血液,增强了阿令朝村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阿令朝村有水草资源优势,村里有养殖的传统。经过和村“两委”班子研究,我们决定成立村集体专业合作社,建设现代化综合养殖场。经过协调,阿令朝建成肉驴养殖场、石磨面粉加工厂和榨油厂等集体经济产业。目前养殖的肉驴增加到135头,石磨面粉加工厂和榨油厂也投产运行。我还帮助村里注册了“阿令朝”绿色食品商标,把村里的绿色农牧产品推向市场。经过4年努力,阿令朝村集体经济资产已经达到400多万元,今年集体经济收入可达20万元。

四年来,我想方设法为农民解决实际困难。2015年驻村时,我发现村里只有一个患有脑积水、癫痫病的孩子没有上学,由于家庭极为困难,孩子的病一直没有得到较好治疗。我多方奔走联系专家大夫为孩子诊治,孩子病情得到控制后已经入学。

村里还有一位80岁的低保老人,我经常去走访。2017年,老人发病不能正常吃饭,大夫来家输液吃药也不管用。我帮她找了一位中医大夫,把熬好的中药送到老人手里。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她的病情彻底好转。当我再次走进她家,她拉着我的手激动地说,是我救了她,要不然她就走了,我就是她的儿子……

2016年,因为要承担中央党史研究室重大课题编研任务,单位让我回去完成这项工作。阿令朝的老百姓用57个红手印挽留了我。这是对我个人的褒奖,更是对像我一样千千万万个扶贫干部的肯定与激励。

我的初心与使命,就在这小小的阿令朝村,57个红手印感召和激励着我,我愿继续为阿令朝父老乡亲脱贫致富的梦想,贡献出自己所有的力量!

任明德: 始终牵挂着百姓的老兵

讲述人  任国英

我是任明德的女儿任国英。老父亲走了,我与他一起生活的58年里的点点滴滴却是那么清晰,仿佛就在眼前。

我们家4个孩子,每个人的名字中都有一个“国”字。老父亲把自己一贯坚持的“精忠报国”信念,融入到他每一个孩子的名字当中。

小时候,对父亲最深的印象就是他那满身的伤疤。有一次,我逗父亲说,老爸,你这些伤疤可真难看。原本笑着的父亲一下子严肃起来说,打仗,能不受伤?没有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哪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在我16岁的时候,父亲因公出了车祸,造成了半身瘫痪。为了不给部队添麻烦,他主动提出申请,带着全家回到了老家通辽。离职休养后,父亲有一天发现门前的小路上满是垃圾,公厕里外全是屎尿堆积的冰包,给居民带来极大不便。父亲竟然拄着拐杖开始义务清扫街道,打扫厕所。腰弯不下,他就跪着刨,连累带痛晕倒在厕所里,被邻居抬回了家。

因为不理解,有一天我和父亲大吵一架,我一边哭一边说:“你是我心目中的大英雄,你干这样的活,我接受不了,太丢脸了!”从来没有对我发过火的父亲大声地对我说:“我为人民服务丢了谁的脸?”就这样,父亲将义务清扫街道当成了他的一种责任,一干就是36年。

父亲心里始终牵挂着老百姓,谁家有困难他知道后都主动去帮忙。他总说,我是一个老兵,绝不能让头上这颗红星变了颜色。

我下岗后得了乳腺癌,想让父亲找领导照顾,给安排一个工作。可他一口拒绝,坚决不向组织开口。当时我怨过父亲,直到今天,我终于明白了,父亲是在用一生的实际行动,来兑现他入党时的誓言,来永葆参加革命时的那颗初心!

父亲最喜欢的一首歌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弥留之际,几天几夜滴水未进的时候,他还在轻轻地吟唱着这首歌。在失去了父亲之后,我才真正懂得了这首歌,也懂得了他一心为民,大公无私的情怀。

这就是父亲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作为儿女的我们一定要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苏和: 大漠深处播绿人

讲述人  丁宁

坦率地讲,我不敢相信也很难理解,一位正厅级干部,放着舒适安逸的退休生活不去享受,为什么非要一头扎进沙漠里,在黑城那么艰苦的地方去种梭梭呢?他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2012年5月的一天,我们青年志愿者到黑城开展保护生态志愿服务活动。与苏和老人初见的这一刻,我突然鼻子发酸、双眼一热,感觉他像极了大漠里的一株历尽沧桑的胡杨。

我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疑问,我问老人:“苏爷爷,您在大漠里这么辛苦地种梭梭,而这梭梭长得也太慢了,10年以后才能成林吧,那时候您都80多岁了,还怎么享受啊?您就没考虑过回到城里安度晚年吗?”

至今,我仍清楚地记得苏和老人温和而强有力的答复,他说:孩子,我享受不到没关系,你们可以享受得到,咱们的子孙后代可以享受得到啊!额济纳旗的西居延海干涸了,黑河也是季节性河流,这就是沙尘暴的根源啊!如果现在不加紧治理,我们的后人就会成为生态难民。作为额济纳人,我有义务在治沙的道路上带一个好头儿。我是一名老党员,咱心里要永远装着家乡的父老乡亲!

我真切地感受到,苏和老人的信念是坚定的。他是为了我们、为了家园才选择了这样艰辛的生活。

苏和老人的播绿故事在大漠广为传颂。从2004年至今,在茫茫的戈壁面前,他怀揣初心、肩扛使命,坚韧地执着于“治沙”之旅。

治沙之路不仅辛苦,还有危险。2005年春天,苏和老人和老伴儿开车回黑城,车陷在沙漠里,手机又没有信号,老两口没有带够水和食物,就在车里困了一天一夜,直到第二天下午才被过路的牧民发现。

2018年9月,苏和在干活时被割草机绞伤了腿,因患有糖尿病伤口久久不能愈合,最终腿没能保住,做了截肢手术。可当装上了假肢,能够站起来行走时,他又回到了心爱的梭梭林。

10多年来,苦干在额济纳大漠中的苏和老人,用他那双粗糙宽厚、布满老茧的双手,捧出了一份率先垂范、治沙造林、改善生态的答卷,真可谓“余晖映白发,绿洲照丹心”!

于海俊: 用生命守护北疆绿色长城

讲述人  刘颖

我是《林海日报》的一名记者。采访中,很多人和我说于海俊工作起来就是个“拼命三郎”。

1998年,党中央国务院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试点,作为这个项目的负责人,于海俊一连七天七夜没有离开单位,可他的家就在离办公楼不足两百米的家属院里。

从事森林调查规划工作,每年都要在荒无人烟的大山里干上大半年。在极端恶劣的生存环境下,于海俊带领大家在大山里一钻就是好几个月。一天走下来脚上全是大血泡,手和脸到处都是刮伤。同事回忆说,为了让大家多睡一会儿,于海俊每次都主动录入调查数据,经常工作到凌晨两三点。

于海俊就是这样一个满脑子都装满工作的人,就在他牺牲当天,当听到着火的消息后,尽管不在他分管的战区,他还是第一时间主动请缨,上了扑火一线。

于海俊同志是林业系统的知名专家,同事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为“教授”。他不仅对每一位下属都非常尊重,还是个热心肠的人,谁家有啥事儿他都当自己家的事。

走进于海俊的办公室,一把扶手磨出大洞的办公椅格外显眼。机关事务科行政管理员王颖昌说:“我几次提出要给他换换个座椅,于局长却说,这不还能坐嘛。”

于海俊殉职后,从农村来的弟弟于海瑞第一次走进哥哥在根河的宿舍,发现冰箱里除了两袋方便面,几个烂了的苹果,就只有吃剩下一半的冻馒头了。弟弟还说,哥哥从来不做违背原则的事儿,他和晚辈们在一起说得最多的就是“好好干,靠自己走出来的路最踏实”。

工作32年来,于海俊从没有忘记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他始终用恪尽职守的行为准则,来践行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诚履职的一生。

6月23日,我参加了于海俊的追悼会,千余名职工、百姓自发站在道路两旁,眼含热泪,送他们的好领导最后一程。一位大哥骑着摩托车匆匆赶来,车没停稳泪水就顺着脸颊淌下来。他说自己的孩子能上完大学多亏了于局长的帮助。

于海俊,是内蒙古大地哺育出的新时代英雄。他忠于职守、担当奉献、克己奉公的高尚情操,必将在高高的大兴安岭上永远传颂。

龙梅 玉荣: 永不过时的精神航标

讲述人  龙梅

上个世纪60年代初,全国三年自然灾害,我们家从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搬迁到了当时的乌兰察布盟(今乌兰察布市)达茂旗新宝力格公社日光大队落户。第二年我家分到一群羊,有384只,这是集体财产,也是我们牧民的命根子,我们全家全靠这群羊挣工分养家糊口。

50多年前的1964年2月9日,在达茂旗草原,我和妹妹玉荣因为一段抗击暴风雪、保护集体羊群的故事,成了大家所熟悉的“草原英雄小姐妹”。

在众多的新闻报道中,总会提到这样几组数字:11岁的龙梅、9岁的玉荣,零下40度的严寒、徒步奔走70多里地,与暴风雪搏斗一昼夜、保护了集体的384只羊等等。这些数字,向大家传递出了这样一种认知:那么小的两个孩子,那么多的一群羊,那么寒冷恶劣的天气,与暴风雪搏斗了那么长时间,她们真是不简单!

其实,当时我和妹妹的想法特别简单,我们心里想的就是:只要羊群在就好,人在羊就在。信念是最有力的武器!漫漫雪夜里,我和妹妹正是靠着这样一种信念的支撑,最终战胜了寒冷、饥饿、疲乏与恐惧。

勇敢顽强、直面困难是蒙古民族的传统,向雷锋学习,国家和集体利益至上是我们的信念,正是这些精神力量让我和妹妹抵御了饥饿寒冷,战胜了暴风雪,最终保护了集体的羊群。可以说,这些纯洁的情感,就是我和妹妹的初心之源。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易得,始终难守”。过去,阿爸告诉我们,只要跟着羊群跑,羊就丢不了;现在,我想和大家说的是,只要跟着共产党走,只要心里想着多为人民做点事,初心就忘不了。

这就是我50多年来最真切的感受!

廷·巴特尔: 带领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草原之子”

讲述人  刘晓敏

在廷·巴特尔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廷懋将军就告诉他,人民永远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一个人要想一辈子站得稳,就要永远和老百姓息息相通。这个思想对少年的廷·巴特尔影响很大。

1974年,廷·巴特尔高中毕业。他想到牧区去,和牧民们生活在一起。在地图上,他找到了一个叫萨如拉图亚的嘎查。他的姨父对他说:“你最好别去,那是个进得去出不来的地方。”廷·巴特尔干脆回答说:“那正好,去了,就不回来了。”

那一年的7月,廷·巴特尔和同行的40多名知青一起来到了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苏木萨如拉图亚嘎查。草原的博大、牧民的宽容,让他体会到了人间最纯真的情感。从那时起,廷·巴特尔就对自己说:“牧民对我们这么好,我一定要报答他们!”

报答的最好方式是什么呢?当然就是让牧民都过上好日子。廷·巴特尔虽然文化不高,可比起身在草原的牧民们,见识还要广一些,牧民们有什么事,他都乐意帮着他们办,日子长了,他和牧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1996年,嘎查重新划分草场时,已经当选萨如拉图亚嘎查党支部书记的廷·巴特尔选给自己家划的是全嘎查退化最严重的一个草场,大部分被沙地覆盖,牧草稀疏。他心里憋着一股子劲儿,率先在自家的草场实行“划区轮牧”,在当年最差的草场上养出了最肥壮的牛羊,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他还带头引进优质西门塔尔牛和本地牛杂交,在“少养精养”思路下实现了恢复生态、增加收入的双赢目标,得到了牧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此外,他还带领牧民成立了股份制公司,从事鲜奶、风干肉加工销售等多种经营,开展“牧民之家”旅游业、生态养鱼等,使牧民收入大幅度提高。

每当困惑的时候,廷·巴特尔就习惯在草原上独自走一走,想一想自己来时的路,想一想自己接下来要往哪里走,想一想自己这么做的意义和价值,信心和勇气就会重新从心底升起来。

对廷·巴特尔来说,带领牧民致富就是他的初心,以前他是这么做的,以后,他还会继续这么做下去。

于海俊: 永远在忙的好丈夫

讲述人  刘文庆

我不会忘记和海俊的最后一次通话。

那是6月19号下午3点,我突然接到海俊的电话,电话那头的海俊焦急地说:“着火了,我忙着上山打火去呢,手机没信号别担心,不说了……”

在与海俊共同生活的30多年的日子里,我听到他说过最多的话就是“我忙着呢”。我俩共同经历过太多的风雨,但唯独没有考虑过生死离别。我怎么也不会想到,这竟成了我和海俊的永别!

海俊是一个普通农民家的孩子。我们刚结婚时,日子过得很苦,连煤和烧柴都买不起,牙克石的冬天特别冷,他就骑自行车拿麻袋,顶着刺骨的寒风来来回回去我爸妈家取,用他无言的爱呵护着我。

2000年,我们搬到规划院住房,直到现在装修也是19年前的样子。1998年买的冰箱一直用到现在,海俊的鞋子和衣服总是补了又补,缝了又缝,一说给他买件新的就和我急,又念起了口头禅:“这不挺好的么。”

海俊年年都进深山里做外业调查。在深山里爬山、过河,脚上常常会磨出好几个大黑紫泡,回家后我就一点点拿针挑开,我看着心疼,可他总说,没事!

一直以来,儿子对父亲的印象都是严肃的,忙碌的。想爸爸的时候,打电话怕影响父亲工作,儿子就浏览单位的网站,了解爸爸的行踪。

一次海俊对我说,文庆啊,现在儿子也大了,你也要多想想工作上的事了,思想更要进步。

在海俊的鼓励下,2007年,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儿子在大学毕业的头一年也入了党。在他的引领带动下,我们全家都在进步。

2011年,海俊调到根河工作。我们见面的机会就少了,他最长的一次三四个月都没有回家。我就埋怨他说,你到根河之后,连个周末都没啦?看看你,累得腰都弯了。海俊总是微笑对我说:“根河更有我的用武之地,我就是想多做点事儿!”

海俊答应过我,等退休了就有时间了,就出去旅游。海俊!我听了你的话,什么都准备好了,可你却和我失约啦!

海俊!我和儿子想你啊!儿子说,他也要像爸爸一样,为国家做点事。你放心吧!我们娘俩听你的话,都做一名好党员,守护好你最爱的大兴安岭。

[责任编辑:张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