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民族团结一家亲 让和谐共荣之花在我市茁壮成长

近年来,我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积极做好民族团结各项工作,有效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筑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我曾教过一名汉族的聋哑儿童,那时候我市还没有特殊教育学校。当时在那种情况下,没有人敢收这样的孩子,但我毅然决定收下他,一直教到他小学毕业。”说这话的是海区二小退休教师奥云,2018年,她家荣获全市“民族团结最美家庭”称号。  身为一名蒙古族教师,无论是30多年的教育生涯,还是退休后担任海勃湾区建北小区党支部书记,辅助社区开展各类群众工作,平等、友爱、善待每一位身边人是奥云始终坚守的准则。奥云表示,民族团结不是一句空话,是要实实在在落实到行动中的。只有这样,各民族才会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一同建设美好家园。  “在职期间,身为蒙古族教师,无论对哪一个民族的孩子,我都认真对待,努力把他们教育成才,这是我的工作宗旨。退休之后我也没有闲着,尤其是民族团结这方面,我积极参加社区工作,充分发挥一名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在海勃湾区一间琴房里,几名马头琴爱好者正认真地研习着马头琴演奏技艺。随着马头琴在我市的传播与推广,目前包括蒙、汉、回、藏在内许多市民在长期研习、演奏这门乐器。在这些爱好者看来,通过马头琴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更重要的是能有效促进与其他各民族同胞间的交流与互动。  马头琴爱好者杨启龙说:“通过学习马头琴,更加深刻地了解了蒙古族文化,希望通过学习把它发扬光大。”正在练习琴技的薛志宏告诉记者,通过拉马头琴,他认识了很多不同民族的朋友,比如说藏族、蒙古族,还有回族的朋友,他们经常在一块儿交流蒙古族的艺术,受益匪浅。  民族团结是我市的光荣传统,就像阳光和空气一样,已深深融入全市各族人民的血脉当中。今年以来,我市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干部教育、社会教育与国民教育全过程。各级党委理论中心组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和党的民族理论政策作为学习的重要内容,纳入了干部职工教育培训范围。市民委、市委宣传部联合举办“扎实推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建设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专题讲座,各单位利用微信群、QQ群、微信公众平台、政务公开网等平台推送转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的重要论述。  为落实“民族团结从娃娃抓起”,我市开展了民族团结一家亲幼儿园小朋友手拉手交流活动。海区二幼和市蒙中幼儿园开展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主题教育活动,海区一幼与西藏那曲市色尼区幼儿园牵手成为“手拉手园所”。在“六一”儿童节以爱心捐赠、节目展演、同频互动的形式开展活动,让相隔千里的汉、蒙、藏、回等多民族小朋友相互学习、相互交流,感受浓浓的民族兄弟情,让“中华民族一家亲”情感深植在小朋友的心中。市青少年宫设立了民族团结教育基地,设立了宣传展室,向全市教师、青少年及家长开放,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截至目前,已有师生及家长5000余人到展室参观学习。我市还以民族团结进机关、进乡镇(街道)、进村(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宗教活动场所的“六进”活动为抓手,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  与此同时,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助力少数民族脱贫攻坚;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广泛开展文艺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做好党的民族政策宣传,开展《民族区域自治区法》宣传周活动;弘扬民族文化,促进“五个认同”;落实市委扎实推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三年行动方案”,以乡村社区为平台,积极营造各民族共学共事共乐共居的社会氛围,在乡村社区开展评选民族团结模范家庭活动,命名民族团结模范家庭30户,推进民族团结最美家庭评选,向世人讲述一个个生动的民族团结故事等措施,推动了我市民族团结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建设和谐、美丽新乌海吸纳了各族人民的力量与智慧。

[责任编辑:邢俊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