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呼和浩特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广袤农村铺展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田园画卷 

清澈见底的池塘、整洁漂亮的房舍、成排成行的绿树、笑意盈盈的群众……走进位于呼和浩特市东北部的新城区保合少镇恼包村,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水清、村净、景美的绚丽画卷。

而这只是呼和浩特市众多美丽乡村的一个缩影。

特色民居错落有致,树影婆娑、风光秀美……整洁的乡村环境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采摘、赏景,领略塞外民居古朴风韵,品尝乡间美食,让人流连忘返,乐在其中。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广大农民根本福祉和农村社会文明和谐。2018年,呼和浩特市紧密结合实际,进一步创新思路、完善举措,实施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投入3000万元引导资金,启动70%行政村综合整治工作。今年,呼和浩特市将推进全市80%行政村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首府乡村,从过去普遍存在“脏乱差”现象,到如今华丽转身成为乡村旅游的“打卡点”,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功不可没,让农村迸发了活力,催生了巨变,广袤农村渐次展现出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田园风光。

环境变美,群众幸福感爆棚

“没有治理前,这儿虽是一个小池塘,却几乎成了存放生活垃圾的地方,又脏又臭。整治后,现在成了健身游玩的好地方,环境很美。”在赛罕区金河镇曙光村街心游园纳凉的村民张强说。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近年来,呼和浩特市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作为全市重要民生、民心工程来抓,去年,以农村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建机制、抓整治、强督导、补短板,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圈舍随意搭、人畜不分家。”这是昔日呼和浩特市农村的真实写照。

如今,这种状况一去不复返,呼和浩特市各旗县区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实行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模式,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任务全面落实,厕所改造和污水处理工作有序开展。

乡村颜值在提升,一组数据最有说服力:2018年,呼和浩特市完成134个行政村生活污水处理改造,完成改厕1604户;投入1556万元,实施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行政村道路硬化率达到98.2%、公共照明设施覆盖率达到93.4%、村庄绿化率达到55%……涌现了恼包村、曙光村等一批叫得响的美丽乡村、文明村镇。

曙光村党支部书记高二忠对此深有感触:“各级党委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态度已从‘要我抓’变为‘我要抓’;农村群众已从‘要我整洁’变为‘我要整洁’。”

“着力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群众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农村美不美、环境好不好,不只是“面子”上的事情,更是为老百姓带来根子上的实惠。对此,赛罕区榆林镇河南村的村民有着最为直观的体会。

自呼和浩特市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来,河南村紧紧把握这一契机,把一个曾经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建设成为一个屋舍整齐、街道干净整洁、环境优美舒适的美丽乡村,更是吸引来了众多城市游客。“这水冲厕所又干净又卫生,关键还方便,我们现在跟住城里一样。”村民赞不绝口的“厕所革命”是该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突破口。通过拆除、改造旧旱厕,每家每户都装上了抽水马桶。

“‘厕所革命’既方便了村民,又解决了游客如厕的难题。不仅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更是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赛罕区榆林镇河南村驻村第一书记苏依勒感触颇深,人居环境的改善极大地丰实了村民的钱袋子,正在加速将“美丽资源”转变为“美丽经济”。漫步在河南村,看到的是宽阔平坦的水泥路、规划整齐的居民小院、整洁有序的村容村貌……如今,这里让人们切实感受到环境整治带来的巨大变化,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村庄洁净了,居民生活才会更舒心。事实上,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过程就是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过程。随着治理的不断推进,呼和浩特市乡村百姓也在不断收获着幸福感。

久久为功,美丽乡村破茧成蝶

乡村是中国的根。如何“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

呼和浩特市认识到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着力解决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今年,呼和浩特市全面开展农村 “厕所革命”;推进粪污、废弃物、秸秆有效循环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开展农村污水治理行动,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向周边村镇延伸;加强农村生活垃圾转运处置,动员村民做好环境卫生管护,保护乡村自然景观风貌……

在曙光村,村民们告诉记者,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后,不仅庭院变干净了、村庄变美了,农牧业废弃物也得到了有效治理,变成了庄稼最喜欢的有机肥,村里打响了绿色蔬菜品牌,实现了变废为宝。

据了解,自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来,呼和浩特市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实施原则,以厕所改造为重点,加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配套建设力度,提高农作物秸秆就地转化利用效率,完善城乡一体化环境治理体系,从根本上补齐人居环境短板,大幅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要坚持久久为功、善作善成,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长效化、常态化、精细化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点多面广,每个村子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因地制宜、因需施策是出发点。为此,呼和浩特市坚持建管并重,探索村庄管护新机制,建立健全村庄垃圾污水处理等公用设施的运行管护制度,以健全长效机制为重点,推进城乡环境治理一体化;建立环卫保洁队伍,加强垃圾清扫保洁,健全三级考核管理体系,保证长效运行管护机制有效落实。此外,呼和浩特市各旗县区还通过项目实施,不断改革创新、完善制度,积极探索属于自己的新模式。各旗县区都出台了各具特色的农村垃圾管理、污水处理等制度规定。同时,通过完善镇、村管理机构、保洁队伍,探索建立了资金保障、考核督查等机制,有效推动整治工作高效有序开展。

经过环境综合整治,呼和浩特市广阔的农村地区,垃圾不见了,村庄变得更加整洁;污水变清了,碧水青山愈发靓丽……绿色环保、和谐宜居的美丽乡村不再只是梦中景致,已在首府农村遍地开花。

[责任编辑:何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