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行走的根|郑晓峰

列车缓缓地开出了包头站。以一种不急不慢的速度,载着我跨过黄河,越过鄂尔多斯高原,一路驶向黄土地。

车窗外的景物逐渐从连绵起伏的沙丘,换成黄土覆盖着的丘陵。列车穿行在高低错落的丘陵环绕的黄土高原时,我禁不住地浮想:祖辈们行走着,一路跋涉去往“天苍苍,野茫茫”的蒙古高原的情景。

丘陵的黄土上面,披着星星点点的绿色,在初冬的季节里呈现出一派宁静的景象。沟壑之间,时而会有几处由窑洞、砖瓦房点缀的村落隐现,偶有人影浮现其间,但转瞬而去。这时我才意识到,列车开得其实并不慢,是我们已习惯了高铁和飞机的速度了。

父亲在世时,兴致来时会端起酒盅抿上几口,然后给我叨叨一些他小时候的事,还有他祖辈们的事。我那时不甚爱听,心里无暇去听父亲讲过去的事,只潦草地记得了一些只言片语。近几年中,我每次路过山西时,恍惚间依稀记起父亲讲的往事。后来,喜欢吃面条往碗里多多倒些醋了,而搁锅面的那种汤汤水水的味道吃起来也倍感舒服了。当我用心地想去了解,想去询问了,却不知道去问谁了。

十多年间,在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有一句话逐渐地让我铭记于心,它很好地诠释了我生长的这片土地的文化背景——“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互相影响交融”。有着不同的家乡习俗,操着不同家乡话的晋陕人,他们怀揣着梦想来到了蒙古高原。我多次有了要脚踏实地沿着祖辈们来时的路行走回去的打算,但要说走就走却很难迈出腿去真正地行走。

在立冬的前一天,我和“包头剪纸传承人赴陕北学习培训班”的一行人,赶往坐落于丘陵之中的小城安塞。

一位之前去过的学员说,望见一座山顶上有一面腰鼓,我们就到了。我们所有人的眼睛便开始四处搜寻着。暮色笼罩中,在周边灯火阑珊掩映下错落耸立的高楼间,一面由光柱衬映的巨型红色“腰鼓”矗立在一座山顶上,很是夺目。我的第一感觉是,这里的现代化程度不比我们差啊!我看到几块横跨马路中央的标语牌,写着“民间腰鼓之乡”“民间剪纸之乡”“民间绘画画乡”“民间民歌之乡”“民间曲艺之乡”。它们像似在告诉我们这些异乡人,这里是安塞,安塞人民拥有富足的优秀民间文化。

第二天,当我站在延安市安塞区文化文物馆前不太大的小广场上,抬头远望。山顶上的那面巨型红色“腰鼓”,与周边耸立的高楼和山上的几眼窑洞安静地融合在一处,在我眼中绘成了静态的图案,犹如一幅剪纸。有着柔韧,有着安静,还揉捻着现代与民间,呈现出了一种自信。来到山脚处,有一群幼儿园的孩童在老师和家长的陪伴下,腰间扎着小腰鼓,在通往山顶的山间小路上行走。

学习培训班的学员们,专心地聆听当地专家的授课,认真地与当地剪纸传承人交流,向他们学习安塞剪纸的技法。当地人性格是精细中透着豪爽,他们的习俗、饮食,与我们是那么地相似。在现代衣衫的裹罩中,身体中流淌着的血脉好似能够交融。学员们对当地每一幅传统剪纸纹样的理解都好似没有阻碍。剪纸纹样好似在讲述着同一个故事,只不过主人公一个在黄土高原,一个在蒙古高原。

遗憾的是,我未能亲眼目睹到打安塞腰鼓的场面。只能从展览馆里悬挂的几幅照片中,领略一下腰鼓舞者的舞姿和那震撼的景象。看到照片中头上系着白羊肚子手巾,腰间扎着腰鼓的陕北汉子,双手舞动着鼓槌在尘土飞扬的黄土地上尽情地舞蹈。

这让我记起固阳县一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踢股子”。“安塞腰鼓”与“踢股子”的舞蹈动作极其相似,不过是一个腰间扎鼓,一个腰间无鼓,一个携着鼓起舞,一个合着鼓声起舞。两种不同地区的舞蹈者都有奋力地踢出高腿的动作。激昂的舞姿和兴奋的面部表情伴着鼓声如出一辙,似要踢出欢畅舞出喜悦。

我之前听说过固阳人的祖籍大多为陕西,这更加让我对自己的臆断有了几许沾沾自喜。鼓最初被作为驱邪的打击乐器,后来成为战争中鼓舞士气的用具。随着时代的变迁,衍变为欢度佳节、庆祝胜利和丰收的乐器。我遐想着“踢股子”的人们腰间不扎鼓,是否是陕北人在蒙古高原将安塞腰鼓与蒙古舞蹈做了另一种结合呢?

学习培训班结课时,主持人让我也说说。我想了想说: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在这里将革命的火把传递到全国。我们的祖辈将晋陕文化中的优秀传统文化传给了我们,今天我们来到这里是在寻根。回去后我们要把自己当地的优秀民间文化传出去,让它传承下去。

我和几位学员在返回驻地的途中,见到街边坐着一位头上系着白羊肚子手巾的老人,穿着一身可能是儿孙退换下来的衣服,静静地坐在俩个陕北汉子中间唠着。老人脸颊上泛着红润的光泽,眼中透出孩童一般的清澈。我听老人说:好着哩!老人的脸上露出恬静的笑。在人来人往的安塞街道上,这位老人是唯独系着白羊肚子手巾的人。

在返回的列车上,我和两位学员聊起了中国人的姓氏。我们或是一知半解自己姓氏的起源,或是因年代久远已不知道自己的祖辈们具体来自哪里。车上一位姓郑的年轻男乘客听说我也姓郑,便告诉我陕西渭南的华县有座郑氏祠堂,并说郑姓是从这里发源的。我默默地向他点了点头,觉得自己是孤陋寡闻了。回来后我上网查了查,看到郑氏祠堂在全国还有很多处。

有意无意间,我们忘却了本应属于自己的记忆,这记忆犹如是我们的根。寻找根,呵护根,这何尝不是一种行走。或许这过程就像行走在蜿蜒绵延的九曲黄河岸边。祖辈们传给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让我在行走的路上从容淡定。

[责任编辑: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