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席英:蒙古马一样的女人

提起勤俭持家、爱老敬老典型席英,在奈曼旗白音他拉苏木可以说是无人不知。席英家以前的日子过的十分窘迫,但她不甘落后,一边悉心照料85岁瘫痪在床的婆婆,一边想方设法求发展。如今,通过搞特色种植、黄牛养殖,彻底摆脱了贫困,日子越过越红火。

席英上世纪90年代末嫁给奈林浩来村村民李和,当时丈夫家的日子非常贫苦,仅有一亩半地,除去农资开支,一年忙到头所剩无几。日子最难的时候,甚至需要出去借米下锅,这让席英陷入了困苦中。她和丈夫李和虽身处困境,却有着坚定的致富信念。“奈曼的沙地上种什么都不爱长”这是让生活在这里的农民祖祖辈辈都叹息的事情。2015年初,政府为了促进农民增收,提出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沙地资源发展特色种养殖产业,确定在奈林浩来村发展沙地西瓜种植,项目以政府引导、市场配套、农户承包的形式运作。席英和丈夫抓住机会,开启了一次放飞梦想的征程。他们同几家人合伙承包了村里近100亩荒沙地,搞沙地有籽和无籽西瓜种植。一年下来,席英和丈夫分到了5万块钱,这让全家人看到了摆脱贫困的希望。

席英始终坚信钱都要用在刀刃上,她家的炕头儿摆放着十几本厚厚的“家庭收支台账”,上边记录着一家人十几年的生产生活收支,她常说: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2015年底,夫妻二人又承包了10亩地,这次他们决定用这10亩地种植红干椒。席英深知没有知识、没有技术就搞不好红干椒种植的。家里没有电脑,她便一冬天都“泡”在村部电脑室学习红干椒种植技术,什么是小垄种植?怎么样测土配方?如何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寒冷的冬天过去了,大地迎来了又一个复苏,席英的“电”也充得满满的……2016年底,席英家的红干椒平均亩产500公斤,亩纯收入达到了4000元,日子像红干椒一样红火起来。

席英体型偏瘦,但在村里没有人不佩服这个要强的蒙古族妇女。席英的婆婆6年前突发脑出血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她和丈夫在忙里忙外的同时,不忘照顾婆婆,每天坚持给婆婆翻身,按时喂药,无论多累都必须让婆婆吃好喝好,六年如一日,没有任何怨言。也许老天也被这个善良的农妇感动了,如今,婆婆不仅能慢慢下地走路,精神头也足了,老人逢人便说:“如果没有这么孝顺的儿媳妇,我根本不可能撑到现在。”

“我们两口子不怕贫穷,因为我们有两双手。”席英常常这样说,“如今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好,我们的日子当然也会越来越好。”她的话里始终透出自信,更透出一种敢闯敢干的精神。

[责任编辑:郭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