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苏尼特右旗:培育扶贫产业链

苏尼特右旗以往的扶贫方式与大多数地区一样,将扶助资金像撒“胡椒面儿”似的分散地撒向贫困户,贫困户拿到有限的资金不能长期有效解决贫困问题。为解决之前零散救助不具有持续性、长期性的问题,近年来,该旗着力构建龙头企业与贫困农牧户利益联结机制的方式,结合金融方面的扶贫政策,摸索出一条产业扶贫的新路子。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老乡富不富,产业是支柱!”脱贫致富还要靠产业带动。该旗自2014年以来,利用丰富的绒毛资源,紧紧围绕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以“内蒙古苏尼特绒毛纺织产业循环经济园区”为载体,通过政策支持和引导,大力发展绒毛加工,让绒毛产业成为当地的扶贫强旗产业,使许多贫困群众通过就业脱贫。

43岁的朝克图是赛汉塔拉镇巴彦高毕嘎查牧民,2014年到旗腾达绒毛公司上班,现在是一名梳绒档车工,每天上班9个小时,月工资3500元。朝克图介绍,他家里3口人,有2000多亩草场,现有基础母羊近100只。从2013年起,羊肉收购价大幅下跌,现在牧区养羊基本上是入不敷出,没有收入,好多牧民甚至赔本。他说:“全靠有了现在这份稳定的工作,每月有固定的收入,这几年家里的开销才能勉强维持。”

该旗旗委书记佈仁说:“解决一个稳定的就业,会让一个家庭彻底摆脱贫困。”该旗紧紧抓住绒毛这个用工密集产业作为产业扶贫的关键,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各地毛纺企业入驻,不断做大做强绒毛产业,同时,不断吸纳更多的农牧民到企业就业。目前,全旗已有绒毛加工企业32家,其中规模以上绒毛加工企业19家,产值超亿元的有5户,吸纳就业4600多人。

旗腾达绒毛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旗绒毛协会会长马占海介绍说:“我们公司现在包扶旗里100多户贫困牧民,收购他们的羊毛每公斤高于市场价0.4元,羊绒高于市场价每公斤5元。仅此一项,企业每年补贴牧民10多万元。另外,公司还优先安排帮扶的贫困牧民上班,从2013年到现在已经安排了近40名贫困牧民在企业就业。”

该旗规划到2020年绒毛园区年加工量达到1万吨以上,产品精深加工率达到50%以上,羊绒羊毛服装服饰产量达到2000万件/套,园区总产值达到300亿元,实现税收6亿元,吸引就业超万人。“如果我们的规划顺利实现,将彻底摘掉贫困旗的帽子,绝大部分贫困农牧民都可以在绒毛产业园区找到一份适合的工作。”佈仁坚定地说。

据统计,1—9月份,全旗19户规模以上绒毛加工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6.9亿元,同比增加67986万元,增长33.81%。无毛绒产量达3948吨,同比增加688.73吨,增长21.13%;毛纱产量达781.12吨。

[责任编辑:M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