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小镇茶香

一直觉着,茶,恬淡幽雅,不染尘埃,有着唐时的风雅和宋时的柔情,超脱于凡尘之上,是历代才子文人崇尚的佳品。我却在好多年里不曾真正识得庐山真面,无缘回味悠久的清香。

北方不产茶,店里卖的茶叶,多是陈年旧货,再贵的价格,也找不到新鲜的韵味。于是,茶在我的记忆里便贴了孤傲的印记。

只记得小时候家里仅在过年时买一袋花茶,有客来时放一些到杯中,冲了开水,隔着印花玻璃杯依稀可见零星的小白花慢慢在水中开放,成为一朵睡莲,漂泊在茶叶上。就是这一朵睡莲成为了那个时代贫乏的精神生活中一种美丽的享受。那些茶叶在水中伸展开来更像烟叶,茶水喝起来苦而且涩。就有些不明白了,这茶有什么珍贵之处要作为待客之用呢?

村子里的人们大多喝砖茶——就是将好多发黑的茶叶、茶茎挤压在一起做成的块状茶,据说可消食促新陈代谢,喝了几次,总是有些太粗犷的感觉。或者是喝奶茶,将砖茶放入开水中煮沸,然后加入牛奶再煮沸,茶中飘出了奶香,尽管奇特,却失了茶的本色。

工作后,也曾去过几次茶店,茶店里总是冷冷清清,只有那些盛茶的玻璃罐寂寞地高高在上。我不懂茶,随意地称一些,总也寡淡无比,没有喝出令人神清气爽的韵味来。茶于我没有留下什么好印象,之后,我便不再喝茶,渴了还是喝些纯净的白开水吧。其实,喝不喝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心中有茶,有茶的精气和灵性。

一次在店里,看到玻璃瓶里那些五颜六色的花朵,不由喜出望外,这就是花草茶吧,茉莉、玫瑰、千日红、菊花等等各自称了一些,与茶一起冲入水中,花的芬芳足以抵消茶的无味,倒也别有风情。隔年再去时,店里依旧是这些陈年的货,花朵经年累月后早已风干,找不到一点飘香的感觉。

后来自己养了一盆茉莉花,经久不衰地开着雅致的小白花。便常常煮些绿茶,摘几朵新鲜的茉莉花,和了半开的玫瑰一起冲入透明的玻璃杯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捧一本书,看茉莉和玫瑰在水中如彩蝶飞舞,轻嗅花香从水中氤氳而出弥漫空旷的房间,于是寂寞也就淡了。

一次,一个朋友送我三小袋铁观音,福建安溪的,说是从外地带了来,与我各自分享一半。当时本不打算接受的,这么一点东西算是礼物吗?又不忍拂了人家的好意,只好收下,放在了抽屉里,很久没动。家里来了客人,匆忙之际,拆开倒半袋于透明玻璃杯中,缓缓倒入开水,只见褐色的茶叶在水中上下旋转、舒展,如同片片荷叶凌波于水上,而水色也如同泼了墨一般,渐渐晕染开来,金黄金黄的,一股浓郁的香味随着开水的蒸气升腾而出,四处扩散……

“好香啊!”满屋客人齐声惊叹,尽情地吮吸着这奇异的香味——茶里居然飘出了花的香味。

我将茶水分到小杯中,与客人们一同慢慢地啜饮。轻轻一口下去,一股芬芳便在舌间荡漾,吸一口气,余香向肺腑间滑落……然后想起了唐人皎然著名的《饮茶歌》:

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这才是真正的茶香和茶品啊!

此后我便喜欢上了铁观音,喜欢上了喝茶。

便找了书来,认真地研究茶文化和茶道。才知道了“品茶功夫在茶外”的道理:茶虽好,还得有煮茶的佳水,还需要好茶具与之映衬,还需要掌握火候,把握水温,还得有煮茶的好环境……屏心静气,细致入微,慢工细活儿,方取茶道。也记起了《红楼梦》中妙玉用陈年梅花上的雪泡老君眉的故事,处处透着高雅和尊贵。

一日傍晚在街上行走,街道两旁霓虹闪烁,灯火辉煌,林立的高楼大厦精致而且繁华,越来越有现代气息。

蓦然间一座茶楼跃然眼前,不由一阵惊喜,小镇也有了风雅的气息,从物质到精神,同样发达而且时尚。

约两三知己进得茶楼,灯火朦胧,水声潺潺,婉转的古筝曲《高山流水》不知从何处流泄而出。沿着青石台阶,绕过流水的假山,曲径通幽处,就到一个幽静的茶室。

服务员捧了茶和精致的紫砂茶具来,我们静坐,看服务员温壶烫盏、洗茶、冲茶,然后娴熟地表演“凤凰三点头”、“韩信点兵”等倒茶功夫。

一阵熟悉的香气袅绕,我知道在这个微风荡漾的夜晚我再次邂逅了纯正的铁观音。端起杯,呷一口,清爽宜人,就着悠扬的古韵,一种舒适恬淡的感觉溢满全身,这份雅致,这份宁静,让人心无旁骛,怡然自得,尘世仿佛远去,喧嚣与我隔绝,工作的劳累与生活的疲惫一起消失,内心沉醉在浓郁的茶香之间。莫道醉人唯美酒,茶香入心亦醉人哪!

而这幽雅的茶香早已缥缈室外,醉了千家万户,醉了大街小巷,醉了清风明月……

[责任编辑: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