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绿荒山 为生态——内蒙古天龙生态环境发展有限公司16年致力干旱荒山造林

良好的生态是内蒙古给予全国的最大价值。作为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内蒙古的生态状况不仅事关全区各族群众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将内蒙古建设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任重道远。

在内蒙古生态治理的道路上,占自治区总面积近25.3%的干旱荒山为必须解决的难点。石厚土薄、干旱高寒、贫瘠低肥、立地条件差,是整个大青山、贺兰山等西部地区干旱荒山共同的代表性地理条件和自然条件。以往业内采用传统的绿化方式建设干旱荒山,效果差、难度高、投入大,干旱石质荒山未得到有效的生态治理。

内蒙古天龙生态环境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龙生态公司)用16年的时间聚焦干旱石质荒山生态建设,依靠科技驯化干旱荒山原生植物进行生态修复,将石质荒山变为绿水青山。为内蒙古西部不同区域、不同荒山、不同气候、不同土壤,提供了适宜本土、品种多样、抗旱耐寒、成活率高的超旱生植物种质资源,对干旱山区造林,进一步提高了森林覆盖率。

迎难而上 给5.6万亩干旱荒山披上绿装

1979年,为了全面改善生态环境,中国“三北”防护林工程正式启动。20年之后,为持续响应、落实我国的生态百年大计,天龙生态公司正式成立。16年来,天龙生态公司以大青山为依托建立起一条绿色的生态屏障,为内蒙古金三角(呼、包、鄂)构建出5.6万亩生态防护体系,并实现了绿色与发展的双赢。

从一开始,天龙生态公司就选择了一条极为艰辛的道路——让全球最难攻克的地球“癌症”干旱石质荒山充满绿色。天龙人固然知道自己将为这一抉择付出巨大的代价,之所以迎难而上,源于其更深层次的战略考量——在脚下的这片荒山之外,中国还有占国土面积33%、且50%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带的25亿余亩干旱石质荒山需要修复,这些荒山,本应是城市的绿色生态屏障、是宜居乐居的生态扩容空间、是城市生态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技引领 为西部干旱荒山生态建设提供参考样板

200余年前,大青山是防沙防尘的天然屏障,伴随着日益加剧的人为破坏,植被退化、土层稀薄、水土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等问题逐渐暴露。而本应给予植物生命的泥土,随风化作京津冀尘土、浮尘的污染源。相比沙漠生态建设,干旱石质荒山生态建设耗时多、成本高、回报低,而若采用传统的绿化方式,则会造成“年年栽树,年年死;月月浇水,长不高;天天治理,山不绿”的窘境。也正因如此,2001年至今,曾与天龙生态公司一同承包荒山的40多家企业纷纷知难而退,最后只剩天龙生态公司独自坚守。

内蒙古西北干旱荒山石厚土薄、干旱高寒、贫瘠低肥、立地条件差,决定了其生态建设具有“四不可”特点,即不可种费水树、不可依赖水源、不可依仗钱多、不可依靠人海。

为解决干旱荒山生态建设耗时久、成本高、难持续的问题,天龙生态公司16年来累计投入7亿元,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荒漠化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共建荒山生态修复研究院,创新实践出“荒山生态修复集成技术”。包含超旱生植物研究、超旱生植物科学繁育技术、荒山生态建设技术包、循环节水技术、天龙八步栽植技术、天龙荒山生态大数据。其中核心技术是寻找适宜不同区域干旱荒山生态建设的超旱生植物,并利用自创科技体系繁育出整套超旱生植物图谱。

超旱生植物节水80%,成活率96%,能耐旱年降水量小于100毫米、能耐寒-38℃、能耐暑50℃,并具有“4省、5高、1美”的超级价值。4省即省水、省钱、省时间、省维护,5高即节水率高、存活率高、修复效率高、经济价值高、可持续性高,1美即超旱生植物,四季有绿有花、美丽多彩,比传统造林成本节省50%、抚育成本节省70%,采用超旱生的乔灌草、绿荒山、低成本、可持续。

天龙生态公司现已成为中国首家超旱生植物科技扩繁企业,年繁殖2000万株超旱生植物,为内蒙古西部、甘肃、宁夏、新疆、西藏、青海等不同区域、不同荒山、不同气候、不同土壤,提供适宜本土、品种多样、抗旱耐寒、成活率高的超旱生植物种质资源,以顺应自然的技术恢复荒山生态自我调节与绿化。让每个城市的每一座石质荒山迎来新生,并产出巨大的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

 

[责任编辑: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