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19万套空置保障房”也需要“去库存”

日前,审计署公告了2015年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结果。近日,全国多地政府也披露了关于2015年保障性住房的审计结果。多地审计结果暴露了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三大问题:十几万套建成的保障性住房“空置”,数以百亿元建设资金被闲置,数以万计的人员骗取保障房资格。(8月9日《京华时报》)

根据审计署的审计结果显示,至2015年底,有19万套保障性住房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原因,不能及时交付使用。19万套保障性住房“空置”

,虽然是从全国范围内来说,但数量还是庞大的,这边是许多人住不起房子,那边却是保障性住房“空置”,“空置”就是浪费,显然,当前任务,一方面是追责,并且防范再次出现“空置”的保障性住房,另一面是让“空置”的保障性住房重启,以便能够尽快让住房困难的住户能够有房子可住。

按我们原先的设计保障性住房是“供不应求”,可为何会出现“空置”?据记者调查,保障房闲置的主要原因包括:其一,供需不匹配。例如,广东1个市多个项目4138套公共租赁住房空置超过一年,主要原因是供需不匹配,实际需求并没那么多;其二,配套设施不好,居民不愿住或不能住。如滨州市滨城区第二油棉厂小区项目2014年12月便已建成,但周边配套设施不完善、道路不通畅,230套廉租房和220套经济适用房无人入住;其三,与现行安居房政策不符,无法配置。出现超标的情况,无法配置;其四,质量有问题无法交付使用。审计发现,海南昌江、文昌等8个市县的1712套保障性住房,存在未按照工程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标准施工,以及偷工减料、墙面开裂等质量问题。我们不难发现,造成保障房“空置”除了质量有问题之外,其它方面的解决起来并不困难。比如供需不配,可以将多余的住障性住房降低门槛,自然也就解决“空置”,再比如配套设施有问题的,缺什么补什么,道路不畅道的,建好路,没有菜场的建好菜场,基础设施没有问题,住的人也就自然而然地来了。对于那些质量有问题的保障性住房,则需要推倒重要,只要去做,“保障性住房”的“空置率”就会降低,只要方法得当,“空置率”甚至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降至为零。

保障性住房是民生大事,现在由于考核存在欠缺,只讲究数量,不讲究入住率,因此,一些地方政府只在数量上完成民生答卷,而在选址、配套、分配等方面缺乏科学决策,更缺乏决策透明度,更谈不上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保障性住房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但要建好,更要用好,这就需要精细化管理,精细化考核,并且要有一套严格的问责制度。不过,在完善考核制度的同时,则需要考虑如何对保障性住房“去库存”,这也是当前的紧要任务,容不得半点马虎。

[责任编辑:贾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