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喀喇沁旗农民依托特色产业脱贫

“过去我们从土里刨食,累死累活没几个钱,现在种植硬果番茄,就是不一样啊!”喀喇沁旗王爷府镇喇嘛地村鲍文华感慨地说。

喇嘛地村是一个传统农业村,主要以种植玉米为主,人均耕地面积1.5亩,水浇地面积人均不足1亩,传统种植业难以满足群众增收致富的迫切愿望,因此发展设施农业就成为百姓脱贫增收的唯一选择。为此,村“两委”班子走门串户积极引导、扶持村民发展大棚产业。建设施大棚得前期投入,旗扶贫办、农行、邮储银行了解到具体情况后,给村民办理贷款,为发展设施农业提供了资金支持,这就犹如一场及时雨滋润了喇嘛地。

现如今该村硬果番茄种植面积由原来的十几亩发展到现在的1800亩,全村仅此一项纯收入3750万元,人均增收1.8万元。贫困户由原来的205户下降到现在的51户,贫困人口由原来的660口人下降到现在的115口人。

该旗采取因地制宜的扶贫政策,依托便捷的交通条件和优势特色产业,以农事体验、休闲观光、生态旅游为主体,大力推进乡村旅游扶贫,树立一批乡村旅游扶贫典型。目前,全旗新发展乡村旅游经营单位43家,其中依托马鞍山景区发展20家、依托美林谷景区发展9家,初步形成了美林谷亚高原运动休闲旅游度假区、马鞍山国家森林公园和红酒庄园、王府蒙古族民俗文化、楼子店地质奇观等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

该旗采取“一村一策”的扶贫策略,通过重点培育,先后涌现出喇嘛地村、下瓦房村、八里庄村等设施农业典型,通太沟村、十家村、马鞍山村等高效林果产业典型,黑山沟村、白太沟村等肉牛养殖典型,雷营子村、美林村等旅游扶贫典型,同时涌现出一大批种植、养殖、林果和农家乐示范户,初步形成了设施农业带动型、畜牧养殖带动型、沟域经济带动型和以农家乐为主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今年全旗发展设施农业2.2万亩,带动775户贫困人口脱贫;实现牛、羊、猪存栏86万头(只),带动590户贫困人口脱贫;实施“3661”工程,通过合作社带动1127户贫困人口脱贫,土地流转带动911户贫困人口脱贫,特色林果业带动500户贫困人口脱贫。

产业扶贫模式创新走出了“贷款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这条好路子,通过帮助贫困村对接龙头企业,推动扶助贫困村的产业建设,帮助其发展经济、扩大就业,实现“造血式”扶贫。

[责任编辑:孙净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