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三道桥 远去的身影

  

三道桥,一直以来被巴彦浩特居民自诩为城市的名片。

多年前,中国著名诗人李季来到小城,看到小桥流水不由得诗兴大发,写下了:“有三条清澈的小河,从巴彦浩特流过,有三个穿红衣裳的姑娘,从沙漠到北京去上学,有三条清清的小河,哺育我们的牛羊骆驼……”这首诗在当时轰动一时,提高了巴彦浩特的知名度。三道桥既不是政治中心也不是经济中心,它就像北京的天桥,呼市的南茶坊,银川的南门,是老百姓聚集的地方,以前要走进巴彦浩特,就首先要来到三道桥。但如今的三道桥已经患“癌”,身下的三条河沟恶臭扑鼻,垃圾满地,没有了那一低头的温柔,经过的人再也不能驻足观赏,更多是无心逗留,匆匆走过。

我在三道桥想你,儿时的记忆

早年的三道桥,河流如线,清澈透明,潺潺流水,河边长满碧绿如洗的青草,任牛羊鸡狗们嬉戏啃食,小河的流水可以直接饮用,小孩渴了捧起来就喝,凉凉的绝对喝不坏肚子。

那些年每每炎热的夏季,牧民进城,是拉着大膘骟驼从三道桥上旁若无人走过的,那时这里是人们纳凉的休闲的好去处,人们一边喧荒,一边看景,一边看人,甚至一边等生意,清水点缀着生活,而色彩纷呈的人们点缀着炎热的巴彦浩特。

这个沙漠小镇,三条河沟养育了这一方人土。那时的河渠没有硬化的河堤,但是总清澈见底,而现在,桥面被铺的很宽,不知道的人早已看不出这里曾经是座桥,河已经成为了暗河,河渠内是用水泥浇灌的,任上游泻下的泉水雨水从暗河悄然流过,夹杂着垃圾杂草,带着难闻的味道,流向人们的生活里,三条河沟早已不是过去的三条河沟,三道桥也没有了三道桥的韵味。

我在三道桥看你,消失的清新

现在走在三道桥上,三道桥的桥已经不见了,只剩下一个地理位置和一个地名符号。原来桥头熙熙攘攘的过客与卖主大部分也都搬进了屋子里面,早已没有了原来街头市场的味道和气氛,小孩子雨后也不不再光顾,儿时的记忆伴在难闻的气味中早已不能辨识。

阿左旗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的工作人员说,单位从2007年成立至今,三道桥的三条河沟每年都要整治4到5次,其实就是清理清理河道内的生活垃圾,环保局、水务局、环卫局不同的单位都曾管辖过三条遍体鳞伤的河沟,但效果欠佳。每次治理时,用绳索将环卫工人吊进河沟内去清理人们随手一扔的垃圾,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每每夏季到来时,这里就变成了臭河沟,人们也不在这里嘻嘻打闹、聊天喧荒,儿时的种种,不复存在。现在的孩子,只能从父辈的口中来了解这三条我们曾引以为傲的“名片”。

家住健康花园的王女士在这里生活了11年,每到夏天,连窗子都不敢打开。她说,健康花园因为三条河沟而“不健康”,真是一种悲哀。头道桥,二道桥,三道桥,三条河沟内的污染并非一朝一夕之变,而是日积月累之果,在附近没有污染源的情况下,三条河流本身变成了污染的源头。这些曾点缀我们生活的溪流如今已成为我们的羞愧。

我在三道桥等你,明天的期待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我们应该庆幸人们眼看着儿时的记忆消失的时候没有无动于衷,网络报纸上能时常看到呼吁“清洁三条河沟”的声音。巴彦浩特是一个平和的城市,人们走路平和,说话平和,没有时下许多城市的浮躁,默默的三道桥记录一天又一天人们的生活,也期待着这里的人能看见它的“重生”。

环保在时下是一个高大上的话题,我们在经历飞速飞快的发展后,是时候停下脚步看看以前走过的路。延绵百年甚至千年的三条河沟为什么能在短短的几十年消失殆尽,完全变了一个模样?几家单位轮流治理都不曾治理好三条河沟,应该发人深思,环保到底是应该靠职能单位还是靠居民?记者认为缺一不可,甚至来说,更多应该靠每个人,每一个曾在这里驻足观赏的人,每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阿拉善人,每一个心中有爱心中有家乡的人。

科技与物质的飞快发展,很多时候淡化了所谓的乡情,淡化了所谓的乡愁,一个人没有乡情、乡愁,心里充满了远方,自然而然地“瞧不上、看不惯”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浮躁的生命,也许到了老年才会回归,才会知道自己失去了最宝贵的什么。

百年甚至千年,三条河沟会在我们这一代消失?李季那优美的诗歌会成为时代的绝响?我们再也不能无动于衷了! (文·图/包云峰)

[责任编辑: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