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聚焦 > 正文

习近平“典”亮“一带一路”|商旅于途 舶交海​中

编者按: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倡议提出以来,“一带一路”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好伙伴越来越多,合作质量越来越高,发展前景越来越好。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在国内国际多个重要场合,习近平主席频频引经据典,介绍“一带一路”承载的厚重历史,阐述“一带一路”建设的理念和重大意义,描绘“一带一路”美好的发展愿景。央视网《天天学习》栏目特选取习近平主席的部分用典,与您一起学习领会。

【释义】

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主旨演讲中,习近平主席这两处用典均采用了化用手法。化用也称借用,是将他人的成句根据表达的需要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使者相望于道”出自司马迁《史记·大宛列传》:“天子好宛马,使者相望于道。”大宛为西域古国,“多善马,马汗血,其先天马子也”。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后,发现了大宛马,汉武帝非常喜爱,于是汉使便频繁地往来于西域诸国。“商旅不绝于途”为化用句,与“使者相望于道”对仗严整,两句变换文词,共同描写了陆上丝绸之路使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