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巴彦淖尔市举办“6·9”国际档案日 宣传活动

档案是国家和民族建立历史记忆、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6月9日是第十六个国际档案日,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人民群众,6月6日至12日,巴彦淖尔市档案局、市档案馆及临河区档案局、区档案史志馆共同以“奋进新征程 兰台谱新篇”为主题进行系列宣传活动,国际档案日当天掀起宣传热潮,通过“一天集中宣传,七天延展宣传”和“线上广泛宣传,线下深入宣传”的方式,加强档案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档案意识,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档案事业发展,着力推动保护档案、依法利用档案的理念深入人心。

6月9日,巴彦淖尔市档案局、市档案馆在市文博中心广场开展档案现场宣传活动。巴彦淖尔市档案馆精心设计了档案宣传折页,向群众和参加活动的各单位机关干部开展档案服务咨询和档案普法宣传,进行《档案法》《内蒙古自治区档案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讲解宣传,并发放带有中国档案LOGO的宣传品,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档案意识,不断扩大档案的社会影响力。现场有24个市直单位参加活动,分别对各自单位涉及到的档案门类进行宣传。主宣传展区摆放24面宣传展板对全市档案事业发展情况、档案工作基础知识、档案法律法规等进行了展示宣传。同时还设置了档案文化互动拍照打卡区,以供档案工作人员和群众打卡拍照留念。

身在兰台上、心怀档案情。据统计,巴彦淖尔市广大档案工作者中目前有坚守岗位满二十年的档案工作者88人,其中,满三十年的档案工作者21人。一代又一代档案人接续奋斗、默默奉献,不断拓宽档案资源、充实馆藏内容、丰富档案文化内涵,在服务巴彦淖尔经济社会发展中做了大量工作。活动现场还为这些全市坚守基层档案岗位满20年的同志发放了荣誉证书和纪念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蕴含党的初心使命的红色档案保管好、利用好,把新时代党领导人民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史记录好、留存好”,为更好地留存巴彦淖尔地区记忆,保护挖掘和抢救有保存价值的珍贵史料,发挥档案“存凭、留史、资政、育人”作用,活动现场,市档案馆发布档案文献资料征集倡议,面向全市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及各界人士广泛征集文献资料。征集范围主要是巴彦淖尔各时期、各领域、各门类、各方面的影像资料、文献史料、出版物、印刷品、票证、实物等。征集活动开展以来,市档案馆已征集照片档案12万余张,这些照片记录了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巴彦淖尔市经济社会人民生活的发展历程。征集珍贵历史文献档案609件,主要包括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珍贵文献史料、书籍、实物档案等,其中有1943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布告、1950年抗美援朝个人武器捐款收据、1955年河套行政区颁发的任命书。2022年启动口述档案录制工作,实地登门拜访27位革命老兵,录制音像资料1628分钟。今年我馆又拜访了原巴彦淖尔盟盟长、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原自治区政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傅守正同志,共录制音像资料886分钟。

每个档案人都肩负着“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神圣职责。为党管档,需要档案人用初心去践行使命;为国守史,需要档案人用双手来维护真实;为民服务,需要档案人用一生来诠释奉献。本次活动充分体现了巴彦淖尔档案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耕档案事业,踔厉奋进新征程的昂扬精神面貌。参加活动的档案工作者纷纷表示:遇见兰台,躬耕兰台,今后将继续竭力担当档案的责任与使命,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更加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推动全市档案工作多出新成果、再上新台阶!(王金凤 李淑贤)

[责任编辑:周婷]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