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赤峰新闻 > 正文

为5位“荣校”烈士寻亲

在赤峰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发布的烈士寻亲公告中,有5位安葬于喀喇沁旗锦山革命烈士陵园的烈士,他们牺牲于1948年至1950年间,均“因战斗负伤在喀喇沁旗牛家营子镇土城子村与松山区文钟镇水泉村交界处牺牲”。他们是谁?为何牺牲于此?5月10日,记者来到喀喇沁旗采访,了解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22位烈士迁葬

锦山革命烈士陵园位于锦山镇南山生态公园里,依山而建的烈士陵园为三进建筑:第一进是纪念广场,中央坐落着革命烈士纪念碑;第二进是一面烈士英名墙,长30米,高6.4米的花岗岩上,镌刻着847名喀喇沁旗籍烈士英名;第三进则是烈士墓地,依山势由八层台地组成,安葬着177名牺牲在喀喇沁旗境内的烈士。

这177名烈士中,鲜少有人留下姓名。2013年,相关部门陆续将全旗散葬在各乡镇的104座零散烈士墓迁移至此。因为年代久远,不少烈士墓在迁移时,已无墓碑。这样的无名烈士,在喀喇沁旗有很多。

22位“荣校”烈士迁葬仪式(资料图片)

为“荣校”烈士献上鲜花和花圈(资料图片)

迁葬至陵园的烈士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从土城子村迁来,被称为“荣校”烈士。在当地,上了岁数的老人们还记得,七十多年前解放军曾在土城子村建了一所“荣校”,住在里面的都是战斗负伤军人。“荣校”就像医院和学校的综合体,兼具疗养和学习的职能。有些学员伤重去世,就安葬在附近。

后来,学校迁走了,烈士墓就留在了土城子村。多年前,“荣校”烈士坟前还能见到亲属来祭扫留下的纸钱和贡品。近二十多年,就再也不见有人来了,烈士墓逐渐荒芜,连墓碑都找不到了。

喀喇沁旗退役军人事务局成立后,多次对“荣校”烈士墓进行摸底。到2020年,散葬于土城子东坡的烈士墓还有22座,其中有墓碑的5座。2021年5月26日,喀喇沁旗退役军人事务局和当地政府联合,将这22座烈士墓迁至锦山革命烈士陵园。

“荣校”的故事

喀喇沁旗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工作人员回忆起为烈士迁葬时的情形。那天上午是个阴天,参与迁葬的全体人员手捧黄白两色菊花,举行了简短的祭奠仪式。22座墓,就散落在山坡上,留下浅浅的坟头,只有5个墓碑留存了下来,记录着墓主人的身份信息,他们都是辽宁、河南等外省区人。

土城子荣校旧址(资料图片)

多年来,这些烈士就长眠在喀喇沁旗,与家乡的亲人失散。而当年的“荣校”旧址,早已不复存在,只能在文史资料中找到相关记载。位于喀喇沁旗的“荣校”,叫做冀察热辽军区伤残荣誉军人学校,旧址位于牛营子镇土城子村郭家大院,这处大院始建于清光绪年间,有9处宅院,1所客厅,共300余间房屋。

1948年9月,冀察热辽军区将郭家大院改建成为伤残荣誉军人学校(土城子荣校)。土城子荣校先后有荣军官兵1000余名,他们是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斗中负伤的伤残军人。从1948年9月至1955年12月30日,冀察热辽军区伤残荣誉军人学校在土城子共存在了7年零3个月,之后迁到承德。

在这7年间,由于当时医疗条件较差,部分军人因伤重在疗养期间去世。去世后,他们就被安葬在土城子村一组东侧山坡上。

为5位烈士寻亲

将烈士迁葬烈士陵园后,喀喇沁旗退役军人事务局便开始了为烈士寻亲的工作。今年2月,赤峰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发布的为18位烈士寻亲的公告中,加入5位土城子荣校烈士,他们是:

1.王朝忠(?-1950),男,原籍辽宁省凌源县,因战斗负伤在喀喇沁旗牛家营子镇土城子村与松山区文钟镇水泉村交界处牺牲。

2.林国云(?-1950),男,原籍辽宁省凌源县,因战斗负伤在喀喇沁旗牛家营子镇土城子村与松山区文钟镇水泉村交界处牺牲。

3.赵忠诚(?-1948),男,原籍河南省,因战斗负伤在喀喇沁旗牛家营子镇土城子村与松山区文钟镇水泉村交界处牺牲。

4.宁成忠(?-1950),男,原籍河南省,因战斗负伤在喀喇沁旗牛家营子镇土城子村与松山区文钟镇水泉村交界处牺牲。

5.刘金发(?-1948),男,原籍不详。因战斗负伤在喀喇沁旗牛家营子镇土城子村与松山区文钟镇水泉村交界处牺牲。

截至目前,尚未找到这五位烈士的亲人。

7199个英名被永远铭记

赤峰,是一片经过血与火洗礼的红色沃土。它曾是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冀热辽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承平宁抗日根据地的核心区域,其境内的宁城县、喀喇沁旗、敖汉旗、克什克腾旗、松山区,都是民政部、自治区人民政府认定的革命老区县。

早在建党初期,韩麟符、德勒格尔等一批蒙汉进步青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建立了赤峰地区最早的党组织,并开展了一系列革命活动;抗日战争时期,赤峰的各族人民浴血奋战,打击日寇,守卫了祖国北疆的大片国土。

安葬于锦山革命烈士陵园(资料图片)

锦山革命烈士陵园的英烈墙

锦山革命烈士陵园的无名烈

抗战胜利后,赤峰革命老区是冀察热辽中央分局所在地,成为人民军队可靠的后方基地,有力地支援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全国解放,并积极参加了内蒙古自治区的筹建,维护了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完整统一。

在战争年代,赤峰地区共有8万多名热血青年参军参战,全地区扩兵两个骑兵师、7个步兵团,并组织了28万民工支前,有7199名英雄儿女捐躯,烈士人数占到自治区的三分之一。

在赤峰市,有很多散葬、无名烈士墓。近年来,赤峰市各级退役军人事务局逐步将散葬烈士墓集中迁至烈士陵园,并相续开展为烈士寻亲活动。

5月6日,北方新报、正北方网、内蒙古新闻网联合赤峰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发起为烈士寻亲公益活动。如果您是我们公布的寻亲烈士的亲人,或者了解相关情况,请拨打热线电话(0471)6651113;(0476)8865917与我们联系。(文·摄影/草原全媒·正北方网首席记者  查娜)

[责任编辑:段丽萍]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