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兴安盟新闻 > 正文

聚焦群众关切 增进民生福祉

易地搬迁小区让群众圆安居梦  李海波  摄

“签约医生技术可真好,你看,我现在能慢慢地走了,腰也直了。”说着他还在地上走了两圈。见到王海成时,他举止如常、行动自如,任谁也不会想到他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一个月前走路还直不起腰来。

民生关乎民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生工作做得好不好,老百姓最有发言权。突泉县持续推进民生福祉升级,开展社会综合治理,集中资源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在社会治安、教育、医疗、社保方面取得新成就,服务窗口办理各种手续更快了、孩童入学更方便了、群众就业更广了、医疗等方面更有保障了……一首礼赞幸福民生之歌,悄然回响在泉城大地上。

签约医生 筑起群众“守护墙”

一大早,东杜尔基镇保全村村民于洪林的家人拨通了村医田长凤的电话,来不及细问情况,田长凤就带着医疗用品来到了他家。“刚刚在院子里干着活,就觉得头昏脑涨,家里人赶紧给田大夫打电话,看到田大夫来了,我这心里就踏实了。”于洪林笑着说。

村医正在为王海成做复查  张佳  摄

围绕“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镇、重病不出县”的思路,突泉县推行“先诊疗后付费”模式,方便了群众看病就医,让群众得到了实惠。同时突泉县不断完善县域医疗机构设施设备建设,夯实硬件基础,先后改造卫生院6所,卫生室41所,积极推动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实现信息传输和资源共享,提升基层诊疗服务能力,医共体建设还获评“全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效较为明显地方”。

就业稳定 提升百姓“幸福感”

“现在生活真好,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像我这60多岁了,每个月还能挣到2000元左右,既能挣钱还能照顾家,日子越来越有奔头!”曾经生活特别困难的突泉县醴泉小区居民李桂平,自从2019年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搬到县城生活后,生活有了保障,居住条件得到了改善,这让她感到特别开心和幸福。

易地搬迁户实现家门口就业  张佳  摄

就业就是最大的民生。突泉县结合实际情况,从保障困难群众的就业和基本生活出发,积极开发保安、保洁、清洁社区服务和后勤保障等辅助性岗位,重点安置困难群众。40岁至50岁失业人员、城镇残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等困难人员就业,实现了城乡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截至目前,突泉县新增城镇就业1万人次,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14.25万人次,真正地解决了群众急盼的民生实事,努力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志愿服务 化解群众“烦心事”

“现在我们赛银花村基础母牛存栏量大约在760多头,我有经验,帮助新养殖户们发展好产业,真正把牛养好,让老百姓吃颗定心丸。”正在太平乡赛银花村村民家指导技术的志愿者黄银昌介绍说。

前些天,太平乡赛银花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牛仔很忙”志愿服务队志愿者黄银昌来到了村民李喜春家。这两天李喜春家的基础母牛频繁生产,放心不下的黄银昌匆匆赶来查看母牛产后护理情况。

志愿者宣传垃圾分类  张佳  摄

“牛仔很忙”志愿服务队是突泉县创新建立的12支志愿服务队之一。自2018年至今,结合群众日常需求,突泉县建立了“六到户”志愿服务队、文体指导志愿服务队和“E家人”志愿服务队等12支志愿服务队。同时,根据群众的诉求,以这12支队伍为服务主体,开展“12+N”志愿服务,帮助全县群众更好地开展生产生活等服务。全县累计开展环境整治、理论宣讲、垃圾分类、关爱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志愿服务活动1.4万场次,打通了宣传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张佳)

[责任编辑:任丽华]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