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北方新报》读者林10岁了,诚邀新老读者再续绿缘!

这里曾是一个被春天遗忘的角落,寸草不生、满目荒芜;如今这里换了新颜,绿树成荫、风景如画……10年来,数以千计的《北方新报》读者在这里洒下汗水,播绿成林。《北方新报》读者林承载着数千名读者对绿色的期许、对未来的祝福。数万株小树在荒山安家,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成为当地区域生态修复的典型样本。2022年,《北方新报》大型公益植树活动迎来10周年,本报诚挚邀请新老读者上山播绿,回访这片爱心凝聚的山林。

为《北方新报》公益林清理杂草

5月18日,记者重走大青山哈拉沁沟水泥厂旧采矿区,只见这里山花烂漫,怒放的丁香散发着清香,山桃、杏树已经挂果。《北方新报》读者林作为水泥厂生态修复项目的一部分,林木日常的养护,主要依靠原水泥厂老职工们组成的养护队。今年65岁的马国安是呼和浩特鹰翔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原水泥厂)董事长,这位老人一年四季就住在上,看护着这片来之不易的树林。入夏以来,每天早上5时,他就背着80斤的农药翻山越岭上山浇树、打药。日日重复,给所有树木浇透一遍水至少需要一个月,就这样,养护树木的工作全年无休。马国安和他的养护队用一年365天的悉心养护,保证了《北方新报》读者们种下的树苗茁壮成长,2021年读者林树木成活率达到90%,目前,这个曾经荒芜的山头已有600多亩披上绿装,还有100多亩地需要继续植树造林。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荒山上覆土为林,种树的每一层土都是马国安从市里园林废土、建设渣土等来源协调运来,厚度1.8米左右。“水泥厂现在共有10个老职工,组成了护林队,”马国安笑着告诉记者,他们老哥几个挣的钱几乎都花在了树木养护上,希望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关注这片青山,也能为《北方新报》读者林的长期养护、精细化养护持续做贡献,共同维护大青山北坡这抹绿。

为小树浇水

精心养护

修剪枯枝

“目前,剩下的100亩播绿攻坚工作需要完成。由于道路崎岖,大型机械车辆难以顺利运土上山,雨天也倍加泥泞,增加水土流失风险。”马国安呼吁,发动各界力量,让这片山头有一条顺畅通行的穿林小路,不仅方便后续机械养护,更方便读者们自驾上山观景。采访结束,告别之际,马国安郑重其事地向记者敬了个军礼,这名曾经的侦察兵老兵的举动,让记者热泪盈眶。

《北方新报》今年也将致力于山林的长期养护工作,不单单种下一片林,而是组织新老读者们对这片凝聚爱与希望的读者林进行深度精细化养护,包括补植树木、现场剪枝等,用我们自己的双手为这片山林重新注入活力。

一幅风景画

公益林逐渐成型

山中风景越来越好

绿树成荫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今年,《北方新报》大型公益植树活动迎来10周年庆典。5月下旬,本报向曾经参与植树的老读者、有意向参加播绿的新读者发出植树集结令,邀请大家上山再续绿缘,见证绿色巨变,共享绿色成果。爱心邀请热线:0471—6651113。

文·摄影/北方新报正北方网首席记者 牛天甲 记者 郝儒冰 刘睿 见习记者 费捷

[责任编辑:孙丽荣]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