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正文

福虎迎春 备好年夜饭欢喜庆团圆

市民选购年饰。    本报记者  王磊  摄

双墙秧歌《海蚌戏渔翁》。

龙灯鼓。

儿童剧《刘小闯学画》剧照。

                                                                                话剧《Hi,我找吕布》剧照。                                                          

□本报记者  院秀琴

各种春节仪式,备餐!

进入腊月,春节就拉开了帷幕。从腊月初八的腊八粥开始,家家户户就进入了“忙年”的状态,人们像创造一件艺术品一样打造春节的仪式。

“春节期间,我国各个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来表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等为主要内容,是维系国家统一与各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主要从事中国传统文化及文献研究的内蒙古文联党组成员闫艳博士介绍,春节俗称“过年”,其起源学界尚未有定论,但学者们普遍认为“年”与上古时期的“腊祭”具有直接联系。通过年终的祭祀,人们期待来年获得更大的丰收。汉代以前由于历法没有定型,“年”的时间概念因时代而不同。汉武帝时确定以夏历纪年,并把24节气编入历法,定正月为岁首,十二月为年终。于是,作为年节的正月初一被确定下来,围绕年节的各种活动于除夕开始进行,逐渐形成节日风俗。

内蒙古地区的春节习俗丰富多样且源远流长。“除中华民族共有的贴春联、贴年画、扫尘、放鞭炮、吃团圆饭、吃饺子、拜年、给压岁钱、祭祖等传统习俗外,内蒙古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渊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春节习俗。尽管内蒙古东西部地区的春节习俗略有差异,但大体相似。”闫艳说。

从贴“门神”开始,文有魏征、文天祥,武有秦琼、尉迟恭,祈福有赐福天官……其仪式也是满满的一整套。“无论是哪类门神,人们将其贴在门上,都是用以驱邪避秽、保卫家宅、祈福于来年。”闫艳说。

春节的高潮仪式是守岁。除夕之夜,明烛高悬,家人团圆,达旦不眠,或宴饮或围炉或歌舞,叙旧话新,彼此祝愿,祝福美好的新一年。“‘守岁’的‘守’既包含着对逝去的旧岁有留恋之情,也寄托着对即将到来的新年怀有美好的期待。”闫艳告诉记者。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今年春节许多年轻人也把一些全新的活动带入春节的庆祝当中,营造了充满潮流的独特春节仪式感。

说到春节的庆祝活动,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大四学生李妍表示:“和爸妈一起看冬奥会,是今年过年的必备仪式!”李妍一家三口都是体育爱好者,北京冬奥会开幕恰好在春节期间,“为配合疫情防控,过年聚会减少,能和爸妈一起在家看奥运会,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看冬奥、录Vlog、拆盲盒、拍新年写真照片、购买氛围灯等新年装饰、更换社交网络装扮……这届年轻人更喜欢用氛围感拉满的新仪式庆祝春节。虽然仪式在变,但是关于春节,永恒不变的是团圆。“其实不管干什么,重要的是一家人在一起。”李妍说。

非遗年味大餐,上菜!

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每年春节,与“年”有关的非遗项目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焦点。

“祖祖辈辈流传200多年的老龙,每年春节都要拿出来舞一舞,把吉祥如意带给家家户户。”呼和浩特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口龙灯鼓传承人马开雄告诉记者,龙灯鼓是过年舞“河口老龙”时伴奏的打击乐,由鼓、铙、钹3种乐器组成,当地俗称“隆咚鼓”。

河口是一个由移民聚居逐步发展起来的小镇,河口的龙灯鼓也同河口的居民结构一样,荟萃融合了晋、陕、冀、青、宁、内蒙古等地的民间艺术而逐渐成型,是山西威风锣鼓、陕西花鼓等多种文化元素相互吸收、相互交融的一种民间艺术。“一敲起龙灯鼓就给人一种喜庆、振奋的感觉。”马开雄说。

喧天的锣鼓敲起来,喜庆的秧歌扭起来。秧歌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常在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表演,是人们庆祝春节的重要活动之一。傍黄河而居的托克托县,不仅丰饶美丽、物华天宝,更是文化的沃土,孕育了散发着泥土芳香的双墙秧歌。

双墙秧歌是双墙村土生土长的艺术形式,在当地流行的蒙古曲儿、码头调等曲调的基础上,充分吸收了晋、陕、冀民间艺术的元素,融合了黄河文化与草原文明,历时400余年而形成,是一方自然山水草木与历史人文气息滋润的结果,也是历经数百年岁月积淀遗留下来的最质朴、最自然的原生态文化珍宝。双墙秧歌传承人杨美丽介绍,2006年双墙秧歌被批准为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3年,托克托社火被确定为我区“一旗一品”文化品牌,双墙秧歌作为托克托社火的重要节目得以传承和发展。2015年3月3日,在河南省鹤壁市举行的第三届中国社火艺术节暨第十二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评奖活动中,托克托县排演的双墙秧歌在12个省区市的13支参赛队伍中获得了金奖。

今年1月11日,双墙秧歌登上了2022年内蒙古新年舞蹈晚会的舞台,精彩纷呈的表演形式和红红火火的现场氛围让观众沉醉其间。

蒙古族祭火仪式是内蒙古过年最为标志性的一项庆祝活动,被列入我区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腊月二十三一早,大扫除之后,人们就开始做“祭火饭”,太阳落山后,在火撑子里面填上沙蒿根、香柏片,诵祭火词。为响应禁燃禁放的号召,人们今年特意用红绸制作了工艺火苗来完成仪式。“汉族、回族、满族、蒙古族兄弟姐妹们齐聚一堂,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和各民族的紧密团结。”祭火仪式传承人、土默特历史文化研究会顾问云纳林介绍。

“某种意义上说,春节习俗其实也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人们将自己的情感、愿望、伦理、信仰都倾注于这些文化习俗之上,形成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闫艳说,与春节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春节的传统习俗有着重要的服务现实社会的文化资源价值。“新时代,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这些特殊的文化产物,将它们与现代人的生活环境、精神状态结合起来,让传统的文化因素有机地融入现代文化生活之中,使我们的文化保持着古今关联的特性,只有这样,我们的文化才会拥有恒久的前进动力。”

新春文化盛宴,开席!

虎年春节,我区文化活动为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生活烟火与文化意趣。轮番上演的话剧、歌舞表演、小品,扩充了人们的精神空间;线上线下的多场次特色活动,让内蒙古丰厚的文化资源浸润人心;京剧戏曲,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之魂……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透出浓浓的“年味”,为观众带来无数欢声笑语。

记者从内蒙古艺术剧院了解到,从2月8日至3月15日,内蒙古艺术剧院进入“为民演出季”,2022新春音乐会,二人台经典传统戏专场,“乌力格尔宫精品艺术天天演”戏曲魔术专场演出、相声专场、小品专场、戏曲专场,A-minor人声乐团《音你而来》专场,话剧《Hi,我找吕布》,原创儿童剧《刘小闯学画》……满足不同观众的各种文化口味。

其中话剧《Hi,我找吕布》和儿童剧《刘小闯学画》是内蒙古艺术剧院最新推出的原创作品。《Hi,我找吕布》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战乱不断。五原郡九原县,有个心思单纯的有志青年,立志要成为天下第一的铁匠。有一天,一位军爷的到来,打破了他平静的生活。这个怀揣铁匠梦想的黄毛小子,稀里糊涂地踏上了成为一代名将的道路。《刘小闯学画》则用轻喜剧的手法,讲述了一个一心想当小画家的男孩刘小闯,在一次进山写生时得到一支神奇的画笔,但由于他参加美术培训班没有认真听老师讲课,没有掌握扎实的绘画知识,用神笔绘画时,把大灰狗画成了大灰狼,差点被大灰狼吃掉的故事。

为丰富春节期间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蒙古文化馆特别策划推出了“迎新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万家”系列群众文化线上活动。该系列活动通过内蒙古自治区文化馆微信公众号、内蒙古文化云平台、网站、抖音、小程序等线上参与模式,推出“三省一区”红色轻骑兵文化志愿者边疆万里行公益惠民活动线上演出、“年俗 年味”摄影作品展、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乡村“村晚”优秀节目线上展播、“云端美育”文旅志愿者线上艺术课堂、“诵读文化经典、传承中华文明”全区青少年语言才艺大赛、领航新征程——第九批“中国梦”主题新创作歌曲展播、“新时代·新风尚·新年画”——我们的小康生活美术作品展、“美好生活 云游艺海”全区群众文化活动优秀作品展播、数字游内蒙古、“新年新气象 祝福送万家”春联集锦、“每周一识”传统文化常识等十几项富有时代精神和文化底蕴的群众文化展览、活动和培训。

此外,虎年春节,内蒙古博物院在做好疫情防控和坚持“限量、预约、错峰”的前提下,集中推出了“福虎春来到 寄语中国年”、《寻虎手册》等你寻虎纳福、微课《壬寅虎跃闹新春》、互动空间虎年亲子特别活动等一系列新春活动。观众在内蒙古博物院不仅可以参观一场场意味深长的文物展览,家长和小朋友们还能一起动手用热缩片制作内蒙古博物院的镇院之宝“钧窑香炉”,共享亲子时光。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受访者提供)

[责任编辑:孟捷]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