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乌海新闻 > 正文

王卫平:追本溯源勤为径 翰逸神飞苦作舟

王卫平和他的书法作品。

章草 睡虎地 走马楼

隶书 慎独

■乌海文化人

记者 董巍巍 文/图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乌海,一座人杰地灵的城市。

作为一座移民城市,黄河文化、书法文化、赏石文化等在这里风云际会,沉淀且绽放出熠熠生辉的“本土文化”。

厚重的文化土壤也孕育出一批优秀文艺工作者。在他们中间,有书法家,有画家,有作家,有舞蹈家,有摄影家,有曲艺家,有工艺美术大师……他们造诣精深,成就斐然,是专业上的佼佼者,也是城市文化的引领者。

见贤思齐,为了向榜样学习,本报推出“乌海文化人”系列访谈,以专访的形式走进文化人物的华彩人生,去努力探寻他们执着向上、砥砺前行的人生轨迹,近距离倾听和深层次挖掘他们生命中的闪光点,借此给人以启迪,激发出催人奋进、永不言败的正能量!

在书法领域,王卫平绝对是个例,近不惑之年起习练书法,仅仅十三四年的光景就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20多幅作品入展国家级展览或获奖……走近王卫平,了解王卫平,你会发现,一个温文尔雅,不事张扬的“诗人”王卫平背后另有“玄机”,他善于思考,勤于求教,追求古法,耕耘不止……正所谓,哪有横空出世的幸运,只有不为人知的努力。来,让我们一起“解密”王卫平,探寻他的书法之路……

从爱阅读到爱书法

王卫平在乌达五虎山矿区长大,他的成功和酷爱阅读有直接关联。小学时,王卫平发小的妈妈在矿上图书室工作,因为有着这层关系,王卫平经常“蹭”书看。“图书室本来只对干部职工开放,可我同学显然借助了母亲的身份‘以权谋私’,因为,他也爱看书。就这样,他三天两头拿出来小人书过眼瘾,我们一群人跟着沾光。我记得,当时的小人书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大多是图文并茂,故事情节丝丝入扣的古典名著,我喜欢极了。为了能看且多看,我对他说好话,套近乎,时常用自己珍爱的子弹壳、玻璃球等小玩具‘贿赂’他。”王卫平回忆说。

“小人书丰富了我的精神世界,亦激发了我读书的渴望,更在我的心中种下了终身阅读的种子。同时,为日后书法学习之路提供了充沛的养料。”王卫平补充说。

高中时代,他急于为自己迷惘的青春找到方向,选择了诗歌和散文,遂从不宽裕的伙食费中省下钱买《读者文摘》,购《星星》诗刊。

尽管馒头就咸菜的日子很是清苦,但有“精神食粮”相伴的王卫平内心甜如蜜。他说:“文学本质上是灵魂的艺术,可以不断注入智慧的灵光与启迪,使生命与生活的重负得以减轻;精神与心灵的疼痛趋于缓解;情感与良心的荒芜得以拯救,使灵魂被高高地托举、贯通与照亮。促使自己无论面对如何嘈杂无章的现实生活,依然能够拥有一份安静与从容,不会在喧嚣的尘世中沉沦与堕落,依然保持那份天然、率真的禀性及对诗歌的那份虔诚与热爱,始终引领着我向阳而走。归根到底,是读书给予了我信念与力量。”也正是依靠读书,王卫平的才华、灵感和激情与日俱增,终成长为一名诗人,2009年出版单行本诗集《灵魂·家园》,加入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

2007年之后,因为工作的缘故,王卫平与我市一些书法家经常接触。“大家在一起,总有一个亘古不变的活动项目——借酒访古挥毫泼墨,艺海泛舟,而我却只能当观众,心里不免渐渐生出许多感慨与失落……”他说,“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潜心书艺。从此,在做好本职工作以外,我开始潜心研习书法。说实话,刚开始临帖信心十足,可是随着难度的不断加大,便有了一些艰难险阻难以跨越,偶尔也有打‘退堂鼓’的想法,最后还是坚持下来了。”

几年潜心研习后,王卫平觉得自己依然是个“抄书匠”。王卫平说:“起初,满腔热情之下,我临帖很像,渐渐地,热情褪去,所掌握的技与道皆不太成熟,那临帖的效果就会不像。所以说,辛苦一番,不就是抄字的匠人吗?”

王卫平接着话题继续说:“不过,我也在反思,也在尝试着改变。我向成名的书法家请教,从书论中找寻答案,在解疑释惑之外,还投入到了大量的书法练习中。有一段时间,我疯狂地临帖,几乎耗尽了所有的业余时间,印象最深的是,每周五下午下班后我在办公室临帖,一临就是五六个小时,饿了就吃方便面,由于过度忘我,俨然忽略了时间,好几次,我一看表,已经是凌晨2点。虽说身体异常疲惫,可内心是快乐的,不仅在于进步较大,更在于我发觉自己已经深深爱上了书法,学习态度亦由被动变为了主动。”

四处深造只为翰墨之梦

王卫平不是一个故步自封之人,他感到,“闭门”苦练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唯有外出深造学习方能突破现有瓶颈,进一步提升书法的境界及水平。于是,从2011年开始,王卫平先后赴中国国家画院沈鹏导师班、中国书协培训中心首期创研课题班学习。多年以后,再忆在京学习的时光,王卫平仍然眼中有光,激情满怀:“诚然,这是一个漫长的学习周期,断断续续达6年的时间。在首期创研课题班的学习让我终生难忘。课题班的主讲人是著名书法家刘文华先生。授课时,先生对班上来自‘五湖四海’的27名学员因材施教,针对每位学员的书法现状进行认真剖析并对症下药,逐步清除了大家多年的书法‘沉疴’。我在恩师刘文华先生的悉心教导下,使得书法瓶颈迎刃而解。毫不夸张地说,这也是一种艺术上的涅槃重生。”

另有一件事,打开了王卫平的记忆盒,他说:“2013年的一天,班里组织学员去故宫参观历代名家临《兰亭序》真迹展。机会难得,同学们凌晨1点就出发了,整整排了5个小时的队才入场观展。观展的过程中,每一件作品前都有同学们驻足的身影,大家盯着作品仔细端详,都想多看几眼,久久不愿离去。那一刻,我被同学们的刻苦、好学震撼到了。”

王卫平的北京之行,可谓“苦乐参半”,他一边享受学习的乐趣,一边吞下生活的“苦水”。“囊中羞涩,学费是借的。因缺钱,学习初期,坐火车去北京,买不起卧铺,只能‘扛硬板’,食宿上也是能省则省,住的是与人合租的半地下室,每顿饭一碗面便打发了。”王卫平回忆说。

对王卫平而言,书法学习之路是山一程,水一程,永无止境。2014年,王卫平被选为中书协西部新秀行草班成员,在河南偃师集中学习一个月。“行草班由洪厚甜、陈海良等名师授课,当时的课程安排非常紧凑,上午上课,下午临帖,晚上实践。”王卫平说,“我们每天‘两点一线’,全部围绕书法而活,甚至梦里也会出现书法场景元素。一天下来,65名学员用过的宣纸堆成了‘山’,有同学突发奇想,纷纷坐在上面拍照留念。对此,有人戏称这就是古人的‘废纸三千、池水尽墨、退笔成冢’之现代版真实写照。我有幸,自己是其中一分子,我庆幸,自己获益良多,对掌握行草书规律及艺术特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8年,王卫平携家人前往《墨池记》中题记的墨池“访古”。关于这段经历,王卫平说:“《墨池记》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曾巩的代表作品,文章从记叙墨池遗迹人手,紧密联系王羲之苦练书法的故事。墨池遗迹位于江西临川,是那次我造访的目的地。很不巧,当天暴雨倾盆,我们谁也没带雨具,可我在对‘书圣’ 敬仰的驱使下,毅然决定冒雨一睹遗迹风采。当见到王羲之练书法的两个小水池时,浑身湿透的我蓦然顿悟:墨池不仅是‘书圣’努力的历史见证,还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成就并非天成,而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孜孜不倦的结果。时至今日,它仍在勉励后人,只有勤奋求索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管中窥豹,王卫平对书法艺术的执着与付出可见一斑。那么,他取得一连串的优异成绩就不足为奇了。2011年11月份,王卫平的2幅作品先后入选了第三届中国西部书法篆刻作品展和第三届中国(湘潭)齐白石国际文化艺术节全国书法作品展。这两次成功入展,使他具备了加入中书协的资格。而这些年来,他的许多幅作品入展国家级展览或获奖,在中国美术馆、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等权威艺术机构展出,并被永久收藏。2015年进入全国中青年书法名家创作档案。

在艺术上苦心孤诣的同时,王卫平也不忘履行一个书法家该有的社会责任,他曾与朋友共同为云南鲁甸地震灾区创作义捐义卖书法作品115.188万元,为甘肃、贵州、河北失学儿童捐作助学,多次应邀赶赴兴安盟、通辽市等地开展专题书法讲座,多年义务为海勃湾区市民文化艺术学校授课……

名家评其书法

王卫平并不满足于现状,而是以“上穷碧落下黄泉”的精神,苦苦追求艺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以使自己的书法作品形成独特的“个人语言”,从而“立得住,有品位”。

著名书法家李建春先生对王卫平的作品是这样评价的:观卫平书法,主攻汉隶,兼擅章草。二者取法高古,传承有根。纵观其隶书取法《张迁碑》和清伊秉绶隶书之精髓,其线条表现未有明显蚕头燕尾,笔道厚重爽利劲挺,结字时有篆籀相杂,且恰到好处,其墨色浓枯变化相宜,表达出追求“以趣约易”之原则。统而观之,卫平书法作品蕴含空灵和充实矣,或解之为书卷气、文人气也。空灵与充实乃国人艺术精神之两元素,且必先求其空灵,后求其充实。艺术心灵之诞生先得虚己待物。

如今的王卫平,依旧每天挥毫泼墨,手不释卷,还撰写了书法论文《关于推动“中国书法城”文旅高质量发展助力城市转型的参政思考》一文,成为2021年度乌海市社会科学普及课题之一。

岁月匆匆,王卫平的书法也一行行地顺着岁月的河水蜿蜒而出。我们相信,这一泓清泉在多年后,将会成为澎湃于墨香翰海里的一支诠释他热爱生命、追求艺术的岁月赞歌。

人物小传

王卫平,1970年出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市书协副主席,曾获第三届中国(湘潭)齐白石国际文化艺术节全国书法作品展艺术奖、第二届“王铎杯”三等奖、第四届“康有为奖”、首届中韩议员公务员书法展“萧劳奖”;首届“沈商文化杯”全国书法大赛最高奖、首届“海上兰亭奖”优秀作品奖、“笔歌神州”第八届北京电视书法大赛笔试一等奖、电视环节银奖;西泠印社诗书画印大赛书法奖、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骏马奖”。

其作品入选《书法》杂志主编——当代中青年书法家创作档案库,发表于《中国书法》《书法》《书法报》《书法导报》《大众书法》,还在中共中央党校、全国政协礼堂、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八路军129师纪念馆、西安碑林博物馆、长江文明馆等权威艺术机构展出,并被永久收藏。

[责任编辑:邢俊清]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