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乌海新闻 > 正文

乌海人说乌海

■乌海人说乌海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印记,有太多的回忆,有太多的感慨,有太多的难忘,更有太多的自豪。

白驹过隙,岁月匆匆。乌海自1976年建市以来,城市面貌不断改善,城市形象逐步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40余年栉风沐雨,40余年砥砺奋进,40余年蜕蛹化蝶,城市发展的每个节点无不回响着乌海儿女敢闯敢拼、吃苦耐劳、逐梦前行的铿锵足音。40余年来的城市变迁,定格成一道道美丽的风景。我们既是城市建设的支持者、参与者,也是受益者、见证者。

为此,本版特推出《乌海人说乌海》栏目,请乌海的“老”人和“新”人们从城市地标、街巷足迹、过往经历等各个方面,讲述自己眼中的动人故事和精彩瞬间,以此反映家乡发展的风起云涌和沧桑巨变。

如果您有难忘的、感动的、独特的故事与我们分享,欢迎拨打本报记者电话15247369981。

无忧的老年生活

张秀兰(65岁,新天地小区居民)

在市人民公园,张秀兰与老姐妹们一边健身一边聊天,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她说:“从来没有想到退休后会这么快乐无忧,而这种美好生活全是党和政府给予的。”

退休前,张秀兰在新兴商城开着一家不大的店,维持生计后略有结余,但既无医保又无社保的状况让她很是担忧,生怕退休后“老本”不够花,生个病啥的给儿女们添负担。因此,张秀兰铆着劲儿地给自己挣养老钱。

让她没想到的是,在她即将到退休年龄时,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在我市实施,居民可以自交一部分钱,政府补贴一部分,等到退休年龄便能领养老金。这一政策对于张秀兰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好消息,所以她毫不犹豫地参了保。当第一次领到养老金时,张秀兰激动了好几天。“老了还能遇到这样的好事,再不用为生活担忧了,真是从内心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她说。

不仅养老金有了着落,张秀兰还在卫生、文化、健身等方面体会到了政府为老年人提供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和优质服务。“我享受了老年人优待补助资金,免费乘坐市区公交车,将来还有高龄津贴等。”她掰着手指说,生病了也不担心,居民医保能报销不少。

前年,老伴儿不小心摔伤,造成腰椎错位,手术、住院、吃药等下来花了5万多元,这一大笔支出对于她家来说真不少,可经过居民医保报销,自己只花了一小部分。她说:“多亏政府的好政策,让我们的负担轻了不少。”

与此同时,全市还为60岁以上老年人启动了12349为老服务信息平台,为困难老年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免费发放专用智能手机并补贴话费。我市引入社会中介组织承接运营服务,提供助餐、助医、助购、助急等服务,可为居家老人提供各类需求,切实给老年人带来实惠,让他们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好政策惠及老百姓

张红霞(59岁,统建楼居民)

“前些年,看着城区幢幢高楼拔地而起,好多人搬进了新小区,当真是羡慕啊!”张红霞说,她家是统建楼的老住户,房屋刚建成的时候,羡煞了不知多少人。30多年过去了,和周边新楼一比显得破旧不堪。她总盼着小区能够拆迁,换个新房住住。

前年,统建楼要拆迁,张红霞第一个签字同意。如今,望着装修后的新房,张红霞心里乐开了花,她说:“本以为自己这辈子只能在旧房住了,没想到有这么好的政策,政府真为我们老百姓着想啊!”

如今,张红霞经常站在窗前欣赏城市美景。每每这时,张红霞心中都充盈着幸福感。她说:“享受着新居的便利、舒适,欣赏着城市的美丽景致,做梦都是甜的。”

爱踢足球的人越来越多

高旭霆(37岁,足球教练)

高旭霆是一名足球运动员,也是一名足球教练,儿时的他就特别喜欢踢足球。

高旭霆说,他上小学时不知道如何踢足球,只知道一群人你追我抢,把球踢进对方球门算赢。那时候,只有学校有足球场。平时踢足球,只能找块空地,书包摞成球门,一颗掉了皮的足球承载了他童年所有的乐趣。后来,见不少人在人民广场上踢,高旭霆也加入其中。每天早晨6点半,人们齐聚这里,砖头、皮鞋摆成球门,踢完球儿,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风雨无阻。“那时候虽然条件差,但仍阻挡不了人们对足球的喜爱,如今的广场足球俱乐部的名字就来源于此。”高旭霆说,近年来,我市加大了对足球运动的投入,建成了许多运动场所,不仅有绿茵足球场,还有5人制笼式足球场、沙滩足球场、室内足球馆等,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足球的爱好。公园的5人制笼式足球场常常是你方唱罢我方登场,还聚集了不少群众观赛。足球爱好者除了可以在“笼子”里踢,还可以在沙滩竞技。“沙足攻防转换快、战术运用简单,场面激烈,人们可尽享运动带来的快乐。”高旭霆说,我市有着得天独厚的沙条件,已多次承办自治区沙滩足球锦标赛、全国沙滩足球锦标赛北区决赛等赛事。

如今,足球运动深受老百姓的欢迎和喜爱,校园足球和社会足球都如火如荼地开展了起来,无论是校园、体育场、公园、乌海湖畔等处的绿茵场或是笼式足球场、沙滩足球场,都不乏人们追逐足球的身影。

保障了“舌尖上的安全”

张宝莲(56岁,滨河花园居民)

前几天,张宝莲的儿媳妇让7岁的孙子到小区门口买馒头。作为奶奶的她赶忙安顿,说要问清楚、看明白、闻好坏,别拿回坏的还得去换,徒增麻烦。儿媳妇却在一旁乐开了花,她说:“如今每样食品都有保质期,只要看生产日期,对照一下即可。”张宝莲则说:“散装的馒头哪儿有保质期?还不得凭经验购买。”

“以前老百姓吃的馒头、花卷、粉条、莜面等食物,大多是个人家里自制,然后推着三轮到街上售卖。”张宝莲说,做多了难免有剩,第二天继续卖,就算变了质也拿出来糊弄人。有一次家中来客,主食不够,张宝莲喊儿子到路口去买几个花卷,拿回家一闻,竟有酸味,这事儿以大吵一架而告终。

对于婆婆的老生常谈,儿媳耐心解释道,即便是简包装的馒头、粉条,塑料袋上也会贴着生产日期、厂家、保质期等标志,否则是不允许上架销售的。金裕市场食品加工园有120多家食品加工作坊,全市的馒头、豆腐、粉条等大多出自那里。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经常检查食品加工作坊的卫生等情况,还抽样检验,不合格根本不让生产。近几年,有关部门持续推进了食品安全民生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了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保障了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 赵荣)

[责任编辑:邢俊清]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