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内蒙古测量标志保护与修复刻不容缓

1月15日,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新华镇永乐村村民王勇仔细地清扫着自家门前的一块木板。木板底下是一口约2米深的“井”。“井”底的石头上,依稀可以辨认出“Ⅰ杭包15”字样。为了更好地保护这块石头,前几年王勇家房子翻新时,他出资新建了这口“井”,并一直守护到现在。

“这么小心的保存,‘井’底下的石头是什么历史文物吗?”乡亲们好奇地问王勇。

“这是一个测量标志,要好好保存。”王勇郑重其事地说,“如今,像这样保存尚好的测量标志已经不多见了。”

记者了解到,测量标志是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基础设施,是在陆地和海洋标定测量控制点位置的标石、觇标以及其他用于测量标记物的通称。测量标志体积不大,多是一块标石,但是任何工程的施工都离不开它,一旦被破坏,很难恢复。不仅要花费巨资,测量标志的精度也会降低。

“目前,虽然有卫星导航系统等技术提升测量精度,但传统的水准测量方法也至关重要。以水准点为例,它在城市给排水系统设计,建筑物(沉降)变形监测,建筑区规划设计施工等方面均有重要意义。当测量标志受到不易察觉的损坏引起标石微小位移、沉降所产生的系统误差往往被错误地当作偶然误差配赋到各设计值上,这就无可挽回地降低了工程设计精度与质量,甚至给工程留下隐患。” 内蒙古自治区测绘地理信息局高级工程师刘燕青介绍。

我区地域面积辽阔,测量标志分布广,维护保管存在一定的困难。除自然因素造成测量标志损坏外,人为破坏是测量标志损坏严重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尽管自治区各地自然资源管理部门都在每年的《测绘法》宣传及其配套法规的宣传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向当地群众普及法律知识,告诉大家破坏国家永久性测量标志等行为,是要负法律责任,保护测量标志人人有责,但是测量标志被破坏还是时有发生。

2009年,自治区测绘地理信息局开展了为期3年的测量标志普查,共普查了国家Ⅰ、Ⅱ等三角点、水准点11380个,自治区级、国家级GPS B级点934个,其中测量标志标石损坏6025个,损坏率超过50%。自治区测绘地理信息局通过普查发现,各类测量标志破坏比较严重,三角点测量标志大部分被损坏,加大测量标志保护力度已刻不容缓。

为做好测量标志维护工作,普查结束后,自治区测绘地理信息局将标志点电子信息录入内蒙古自治区测量标志管理信息系统。并从2013年开始,以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为试点,历时8年,对全区12个盟市保存尚好的测量标志开展维护工作,查清并维护国家Ⅰ、Ⅱ等水准点,GPS B级点,GPS C级点1988个,严格按照国家对永久性测量标志的保护管理制度,对测量标志相应的保护井、保护盖进行建设维护。在此期间,有许多像王勇一样的村民,加入了坚持义务守护测量标志的队伍中,为维护测量标志,守护地信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

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区的测量标志维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2020年12月15日,鄂尔多斯市西部、阿拉善盟的测量标志维护项目通过验收。此项工作的圆满完成,彻底解决了内蒙古长期以来测量标志家底不清、信息不畅、查询不便等问题,确保全区范围内的测量标志点安全有效,为今后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国土空间规划、自然资源管理,提供科学、准确、全面的查询和利用服务。

近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测量标志保护工作的通知》,针对当前测量标志保护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明确要从高度重视测量标志保护、认真履行保护职责、实行分类保护制度、完善委托保管机制、提升管理信息化水平、不断探索创新举措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测量标志保护工作。《通知》的印发,进一步为测量标志保护工作提供了政策遵循,推动全区建立机制健全、权责分明、分工合理的测量标志保护体系,实现测量标志统筹联动保护、科学动态管理。(记者  王连英)

[责任编辑:张彬]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