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正文

光明时评:当体育课也有了黄牛

有媒体调查发现,当体育被纳入学生中考,并且赋分100逐渐成为趋势后,体育培训市场出现异常的火爆,一些体育训练场地一票难求,“黄牛”也伺机而动,原价150元1小时的周末网球场地,可以转手卖到280元的高价。

至于导火索,当然就是考试评价这一“指挥棒”近来发生变化。“0.1秒就是1分的差距”“1分就是千军万马”,“体育中考”焦虑之下,不少家长布局“加码”孩子的体育培训,其中不乏幼儿园家长。“陪练”、“3个月中考体育提分计划”“专项训练”等不一而足。

用“依考定学”“依考定炼”的简单思维惯式来应对体育中考,有悖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更要强调的是,这是对“体育入中高考”政策精神的误读。

将体育纳入中考甚至高考,初衷是通过改革评价机制,让家校及社会重新重视学生的体育及健康,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并不是“以体育考试分数论英雄”。而之所以要通过考试评价这一手段推动学校体育工作,主要还是因为目前我国学校体育仍然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短板”。体育教师和体育课在学校“被边缘化”现象一直比较突出,社会和不少家长也更关注文化科考试这些“看得见”的分数。在教育督导部门对学校质量评估中,体育也多被“偏居一隅”。

教育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学生的体质健康更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在发挥作用,通过短期“集训”很有可能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因此对于家长的“体育中考”焦虑,似不难理解。不过,至于如何纾解焦虑,可能需要“加码”的是体育教育评价改革,而非学生体育培训。

加码体育教育评价改革,各级政府和教育督导部门要将所辖学校体育工作纳入地方发展规划,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把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素质测评情况和支持学校开展体育工作情况等纳入教育督导评估范围。在评价的指标设计上更加科学合理,并适当增加分值权重,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常规监测和结果监测相结合的过程性评价。建立督查、抽查、公告制度和行政问责以及第三方评估学校体育工作机制,或可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3年下降的地区和学校,在教育工作评估中实行“一票否决”。

另一方面,学校要加快推进体育评价改革,以“立德树人,健康第一”作为首要评价指标,探索建立“全员、全程、全方位”关注学生体质健康的评价制度,建立学校体育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联动”评价体系,将学生的体质健康如近视率、感冒率、肥胖率等作为年级、班级任课教师绩效考核的“硬指标”。建立学校体育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一视同仁”的考评机制,畅通体育教师职业成长通道,研究并逐步完善学校教练员岗位评价制度。同时,要适时常态加强学生的体质监测和体育锻炼情况,建立学生体育锻炼监测、预警、反馈机制,并通过专项培训、“体育家庭作业”等家校协同,促使家长形成常态关注孩子体育锻炼共识和行动,缓解不必要的“体育考试”焦虑,真正让学生形成有受益一生的体育锻炼习惯。

(作者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辛永红]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