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乌海新闻 > 正文

幸福指数节节高

①我市义务教育实现均衡发展。  (陈洋 摄)

②市民居住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 (路静 摄)

③卫生健康服务普惠全市各族群众。(毕晓敏 摄)

④居家养老成为老年人的首选。 (毕晓敏 摄)

⑤就业培训服务惠及市民群众。 (毕晓敏 摄)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生,是衣食住行的保障,是和谐社会的底线,也是人民福祉的根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进一步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落实好各项惠民政策,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近年来,我市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推动优医普惠建设,促进就业制度改革,构建居家养老模式……各类民生保障日益健全,我市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了新进展,一项项惠民政策接连出台,一笔笔民生支出相继落地,无不彰显着市委、市政府“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力度。

“教育”“医疗”“就业”“养老”每个词背后,都浓缩着乌海市民沉甸甸的“民生”幸福。我市为群众生活幸福而办的实事儿,一件件,一桩桩,都汇聚民心,关乎大局。

学有所教 教育均衡强力推进

教育,是民生之基。近年来,我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教育现代化为主线,以优质均衡发展为主题,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实施教育提质计划,全力推动教育事业向优质、均衡、科学迈进。

我市制定《乌海市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规划》,对42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校际间均衡情况、教学设施设备补充、存在问题整改等3方面7项工作任务进行督导评估,确保三区顺利通过自治区和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复查;同时,加快推进解决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中的占比,今年,通过新、改、扩建等途径,新增公办幼儿园6所,增加学位2250个,公办园入园率可由40.2%提高到53.9%,完成自治区确定的2020年底前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的刚性指标;加快推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多样化发展,三所普通高中均申报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校,并在本年度初中升高中招生考试工作中,加大公办普通高中特长生招生、培养力度,扩大特长生招生比例,强化特长学生培养模式。

劳有所得 就业结构不断优化

就业,是民生之本。近年来,我市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在“强党建、解难题、防风险、重服务”上下功夫,不断推进就业制度改革,重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群体的就业,就业总量持续增长,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就业形式趋于多样化。

今年,我市深入社区、农区举办规模不同的招聘会,“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就业精准扶贫等招聘活动,为求职者和用工单位带来了双向福音;同时,开展“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的四送服务,将更多的就业关怀送到群众手中,让不同类型的就业者实现业有所精的愿望。我市还不断加大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力度,工作人员下农区、下企业,走商户、走社区,对不同类群体进行就业政策宣传,发放宣传资料上万份;为提高城乡劳动者的就业竞争力,对符合条件的五类人员进行培训,并选择服务意识好的定点培训机构合作,让参加培训的学员适应市场需要,真正学到一技之长,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病有所医 医疗体系日趋完善

医疗,是民生之需。近年来,我市以健康乌海建设为统揽,抓重点、促攻坚、惠民生,医改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优医普惠区”的加快建设让优质的卫生健康服务普惠全市各族群众。

所有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实施集医疗服务、社区卫生服务、公共卫生服务为一体的“诊疗一卡通”,启动了电子健康卡(码);构建“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服务体系,采取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为患者提供互联网门诊服务;实施了以三级综合医院为核心,辐射全市基层医疗机构的市远程医疗会诊平台,实现各级远程会诊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组建了市人民医院和蒙中医院两个医疗集团,专家定期到基层坐诊;将全部社区划分为“网格化”单元,由“全科医生、社区护士、公卫医师”为核心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进行网格化管理,主动上门为签约人群提供连续的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一系列医改措施的出台和推动实施,让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得到改善,医疗服务质量也得到逐步提高,群众的满意率不断提升。

老有所养 居家养老逐渐完善

养老,民生之依。近年来,我市结合地区特点,不断完善居家养老服务功能,使居家养老成为老年人的首选。

为了更好地推动居家养老工作,我市各社区建立健全各类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档案,组建了社区志愿者服务队和机关党员干部敬老服务队,制定了“一对一”帮扶计划,定期上门为辖区内空巢独居、高龄失能等特殊老年群体做好服务。各镇、办事处和社区协调辖区内超市、饭馆、蔬菜店及家政等服务公司,与之签订为老服务协议,采取有偿、低偿和无偿的服务方式,为辖区内老年人开展送货上门服务。同时,我市借助乌海“12345”政务信息平台,搭建起老年人服务信息平台,为老年人配备了专用呼叫设备。老年人可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将生活需求传递给加盟服务网点,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陪护、商品配送、应急救援和家政物业等服务,实现居家老年人各类需求的快速回应。

住有所居 居住环境极大改善

住房,民生之福。“住有所居”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需求,也是民生的最大问题。

我市棚改总体实行的是市级统筹、三区实施、分级筹资、收益平衡的政策,自2007年开始大规模实施棚改的13年来,全市累计上报各类棚户区住房改造开工14.4万套(含当年的煤矿棚改5.1万套、国有工矿棚改1.1万套、林业棚改205套和2010年以来的城市棚改8.2万套,其中,2015年及至今货币化安置39268套,2019年采取“非成套”方式改造1000套),截至目前,全市棚改安置房仍有在建18400套。

今年,我市上报自治区棚改任务,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开工4390套,基本建成3390套;截至6月底,全市已完成开工1946套,开工率44.3%;已完成基本建成1946套,完成率57.4%。

我市棚改政策的实施不仅改善了棚户区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而且增加了棚户区居民的家庭财产收入,更在一定程度上助力了城市发展、提高了城市品位。其中,我市煤矿棚户区改造项目——爱民佳苑、依林佳苑先后被评为国家和自治区“人居环境范例奖”。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秉持这样的理念,我市在民生和社会事业各方面全面发力,并取得长足发展,让更多普通百姓分享到了改革带来的成果。如今,棚户区改造实现了安居梦;水利建设实现了亲水梦;民生改善实现了幸福梦;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实现了和谐梦……乌海百姓收获满满,民生改善没有终点。

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乌海,用小实事累积成大民生,交出了一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民生答卷;乌海,正以厚积薄发的姿态阔步向前,以民生为底色,书写美好生活的新时代答卷。

毕晓敏

[责任编辑:邢俊清]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