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呼伦贝尔新闻 > 正文

阿荣旗蚕农喜笑颜开话丰收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承载着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美好梦想。近日本报记者深入基层,让镜头和笔触聚焦普通百姓和新时代的奋斗者,记录勠力同心迈向全面小康的拼搏与奉献,感受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本报即日起开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百城千县万村调研行’”专栏,陆续刊发记者发回的报道,以此展示人民群众共建美好家园、共享幸福生活的生动实践。

本报讯 金秋时节,阿荣旗蚕业生产迎来了收获季,蚕农们忙着采摘、销售蚕茧,到处一片忙碌的景象,白花花的蚕茧成了蚕农们发家致富的“金疙瘩”。

在阿荣旗向阳峪镇太平沟村的蚕场里,已经有六七年养蚕经历的蚕农马云旭一边忙着采摘蚕茧一边向笔者介绍说,他承包了太平沟村400亩蚕场,每年他放的蚕种数量都在7.5公斤左右。近几年养蚕产业一年比一年好,每年收入都能达到十余万元。现在家里车也有、楼房也有了,小蚕茧成了他家奔小康的大帮手。从7月份开始,他每天都在山上忙碌着,虽然很辛苦,但是看着地上铺满喜人的蚕茧,老马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放养柞蚕,生产周期短、投入少、效益高,不耽误种田等农活。养蚕不仅带动了蚕农致富,也让当地不少不能外出打工的农户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每年蚕期都有不少农民到蚕场务工,收获季节一个多月的时间就能挣上四五千元。

近年来,阿荣旗坚持绿色发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保护好绿水青山的同时,加大蚕场管护力度,科学化、规范化建设蚕场,严格按规定确定蚕场更新面积,实现蚕业高产稳产,增加农民收入;通过严格控制放养量和食叶量、狠抓柞林资源保护,让柞树变成蚕农“摇钱树”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

阿荣旗现有蚕场面积47万亩,养蚕户5000余户,共放养柞蚕4000余把,商品茧产量600多万公斤,蚕业综合产值达到2.2亿元,同时在蚕期带动了上万人就业。阿荣旗蚕茧质量好,成活率高,完全不愁销路,每年都有许多外地客商前来收购,小蚕茧成了农民发家致富的大产业。

(卢恒久 李刚)


[责任编辑:邢俊清]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