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兴安盟新闻 > 正文

暖百姓心 连农民情 ——记自治区党委政研室派驻扎赉特旗巴彦高勒镇团发村帮扶干部郑龙生

一扶就是6年!

他就是自2014年6月起,深入扎赉特旗巴彦高勒镇团发村驻村帮扶的内蒙古党委政研室(改革办)副处级党员干部郑龙生。6年来,郑龙生始终以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蒙古马精神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和价值坐标,用心用情,履职尽责,将自己最美的芳华奉献给了脱贫攻坚基层一线。

真情融入,引导村民转变观念。为了做好帮扶工作,郑龙生从踏入团发村那天开始迅速转变角色,学习了大量有关“三农”工作和脱贫攻坚政策、法规及相关业务知识,全身心地把自己融入到村“两委”班子中,经过与村“两委”班子多次调研和讨论,提出“精耕细作、发挥特色、增加收入”的目标,并从提高玉米产量入手,把旗农业服务中心的专业人员请到村里来,为农牧民手把手地传授玉米种植技术,近年来玉米产量比往年有了大幅增加,收入也明显提高。针对人均收入水平较低、贫困户人数较多、群众参加农保积极性不高的问题,郑龙生发挥自己了解政策、善于沟通的优势,按照“寻找领头羊,以点带面,逐一突破”的思路,采取“自费参保和分期付款”“因地制宜灵活参保”等模式,推进农牧民参保工作。经过多方努力,团发村实现了农村养老保险的全覆盖。

真心奉献,架起干群连心桥梁。驻村以来,郑龙生用一名共产党员的情怀温暖着村里的家家户户,把一件件好事、实事送给老百姓,暖困难百姓的心、连农牧民朋友的情。全村5个自然屯、884户人家的基本情况他都熟记于心,他们的疾苦也时刻牵动着他的心。六村屯42岁村民白永全患有小儿麻痹症,常年卧床不起,一直在哥哥的照料下生活,哥俩住在50年前建的两间破土房里,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郑龙生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与旗城建部门协调,争取到了危房改建指标,盖了40平方米砖瓦房。团发屯村民包常岁曾是穷得“叮当响”的贫困户,根据他家庭状况,郑龙生帮他制订了发展瘦肉型猪的养殖计划,2015年为他担保3万元贷款,购买了5口生产母猪,经过发展,2019年出栏生猪80多口,年收入达5万余元。团发屯55岁村民陈张喜来患白血病多年,需常年服药,生活特别困难。郑龙生协调镇民政部门按规定为其办理了低保,并与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商会联系,为他一次性解决医疗救助金1万元。

多措并举,打牢脱贫致富基础。6年来,在郑龙生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团发村新建幼儿园、卫生室、党员文化活动室、文化广场两处。还新修水泥路32.87公里、柏油路4.025公里、砂石路8公里、过水路面3处、管洞涵桥8座,解决了农牧民出行难问题。争取危房改造指标292户,新修红砖和铁艺院墙64270延长米,排洪泄水渠2781延长米,改善了农牧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为加强富民产业建设,争取自治区水利厅“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自治区扶贫办专项资金,打机电井58眼,整理土地4000亩,配套建设了低压电路,极大地改善了灌溉条件,促进了种植业发展。协调国家开发银行内蒙古分行为56户贫困户提供种养殖贴息贷款112万元,扶持贫困户发展各类养殖项目。协调30万元产业扶持资金投入到内蒙古杜美牧业有限公司,新建1200平方米育肥羊圈舍,建设占地115亩的光伏发电站,进一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如今的团发村已经旧貌换新颜,一条条笔直的水泥路通车了,一幢幢崭新的砖瓦房建起来了,走进团发村,到处充满着村民的欢歌笑语,处处焕发着新农村的勃勃生机。

□哈斯巴根  吕宝立

[责任编辑:邢俊清]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