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兴安盟新闻 > 正文

“文明餐桌”掀起用餐新“食”尚

民以食为天。中国的“餐桌文化”传承数千年,不仅在于礼仪的规范,更在于文明的延续。“餐桌文明”是社会文明的缩影,小小的餐桌上传承了中华民族尊重劳动、珍惜粮食、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近期以来,乌兰浩特市爱国街办事处以此为契机,深入开展“文明餐桌”行动,掀起了用餐新“食”尚。9月16日,记者来到爱国街办事处,走进各辖区,亲身体验“文明餐桌”行动取得的成果。

践行“光盘行动” 告别铺张浪费

办事处各社区充分发挥联系群众桥梁纽带作用,通过组织恳谈会、座谈会和入户发放宣传单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知晓度,并号召群众参与到“光盘行动”中来,营造了“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浓厚氛围。当天,记者跟随春阳社区的工作人员到祥园六小区入户宣传,将“节俭养德 文明餐桌”的宣传册发到居民手中。来到70岁的金凤伟老人家时,他认真翻看宣传册,听社区工作者给他讲解。金凤伟边点头赞许边感慨地说,“我们老两口和孙女一起生活,关于节约这件事儿,我们一直都是这么做的,不仅是国家的要求,也是给孩子作表率。俗话说得好,‘浪费就是犯罪’,国家的倡议非常好!”

除了百姓的自觉外,餐饮店也新招频出,引导文明用餐。记者了解到,许多餐饮企业第一时间响应倡议,采取有效措施,将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为餐饮业常态化工作,力戒“舌尖剩宴”。“我们在餐桌上和墙上都张贴了宣传标语,在客人点餐时会提醒客人适量点餐,发现客人没吃完也会主动让他们打包。”辖区某中餐馆老板陈立国说。

倡导“公筷公勺” 守护舌尖安全

使用公筷公勺,既是卫生健康的文明用餐方式,也是防止病菌病毒在饭桌上蔓延的有效举措。爱国街办事处多措并举,积极引导居民养成使用公筷公勺、分餐分食的意识和习惯。

各社区通过发放倡议书、广播循环播放、悬挂宣传条幅等方式,将餐桌文明的精神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使群众的就餐习惯逐步发生改变。“以前我并没有使用公筷公勺的习惯,通过社区的宣传,我知道使用公筷公勺可以避免病菌病毒的交叉感染,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启示,如今我们出去吃饭都会使用公筷公勺。如果有小孩,还会分盘装,让他们独立进食。”居民杨晓兵谈起了自己用餐习惯的转变。

摒弃就餐陋习 文明处处可见

餐桌礼仪不应仅仅停留在座位的排序、坐姿的端正等等,更要求就餐者摒弃陋习,养成文明的用餐习惯。

取餐时随意插队、就餐时大声喧哗、用餐后桌面脏乱不堪……这一系列的就餐陋习相信很多人都遭遇过,但现在不同了。“过去一些顾客就餐时大声聊天、打电话,现在大家都有意识地降低音量,走出店外打电话,营造了安静舒适的用餐环境。”陈立国说。他在此处开饭店6年了,看到了人们的用餐习惯在改变,素质在提升。记者了解到,下一步,继续深入推进“文明餐桌”行动,让“舌尖上的文明”成为一种生活常态。

□记者 张兆琪

[责任编辑:邢俊清]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