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呼伦贝尔新闻 > 正文

推进生态文明治理 铺就北疆亮丽底色

记者 蒋丽娜

呼伦贝尔的美,是醉人心脾的自然美、是涤荡灵魂的纯净美、是绿色资源聚集的富饶美。生态资源是呼伦贝尔最宝贵的资源,生态优势是呼伦贝尔最具竞争力的优势,生态文明建设也是呼伦贝尔最花力气的建设。呼伦贝尔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在生态。近年来,呼伦贝尔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系统治理,深入推进呼伦湖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认真落实国家天然林保护等政策措施,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三北防护林建设、退牧还草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切实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努力让呼伦贝尔天更蓝、水更绿、空气更清新,为建设美丽富饶和谐安宁的呼伦贝尔铺就更加亮丽的底色。

呼伦湖水质稳中向好

千百年来,宛如碧玉一般镶嵌在青翠草原的呼伦湖,用这一池碧水滋润着茫茫草原,孕育着这里的万物生灵。近年来,我市坚决落实习总书记关于呼伦湖生态综合治理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严格执行《实施方案(修编)》,加快推进综合治理二期、再生水回用等项目,加大科研和执法力度,目前呼伦湖水量稳定、水质向好、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和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和领导下,我市以科学研究为支撑、以治理项目为抓手,坚持“点上治理与全流域治理并重、河湖治理与生态系统综合治理并重、工程治理与科学管护并重”,落实了多项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落实河长、湖长制要求,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积极稳妥开展呼伦湖生态与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治理成效得到有效巩固。随着呼伦湖治理工作的不断推进,呼伦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形成了稳定向好的趋势。湖水水量保持稳中有升,根据水利部门监测数据,2020年8月呼伦湖水面面积达到2038.4平方公里,持续稳定维持在《实施方案(修编)》确定的合理范围内。湖水水质得到改善,2020年上半年呼伦湖水质指标符合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的《实施方案(修编)》规定的水质目标要求。呼伦湖水质保持了稳中向好的趋势。生态环境明显恢复。2013年至今,呼伦湖保护区内记录到的鸟类种类及个体数量均呈连年增加态势,鸟类由333种增加至345种;呼伦湖水系鱼类种数由32种增加至35种;哺乳动物种类已由35种增加至38种,体现出流域生态环境的持续向好。

草原植被覆盖度全区第一

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保存最完好的草原,其生产和生态功能极为重要。我市天然草原面积1.49亿亩,占内蒙古草原总面积的11.4%。据监测数据显示:我市草原植被覆盖度由2016年的70.1%,提高到2019年的73.72%,位列全区第一。为了让呼伦贝尔草原绿色永存,近年来,我市严格落实基本草原保护、禁牧休牧、草畜平衡和草原生态监测评估4项草原生态保护制度。实施两季休牧制度,休牧期间,休牧地区的牧户严禁到草原上放牧和打草。每年4月20日—6月20日实行春季休牧,可保证牧草萌发期生长,使草原得以季节性休养生息,从而达到恢复植被的目的;8月中下旬为牧草结实期,休牧30天左右。据监测数据显示,休牧两年以上围栏内的草群高度、盖度、种群多度比围栏外提高15个百分点。围栏内平均植被高度比围栏外提高11厘米,平均亩干草产量提高17公斤,每平方米植物种类增加了10种。每年有近8000万元的后续产业扶持资金用于支持发展现代草原畜牧业,增加家庭经营收入;用近1.2亿元的生态移民资金对生态脆弱区内从事畜牧业生产的牧户进行转移安置,既减轻了草场承载压力,恢复了草原生态,又改善了贫困牧民生产生活条件,让贫困牧民稳定脱贫致富奔小康。今年,按照自治区统一部署,我市全力落实大兴安岭及周边地区已垦林地草原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截至目前,全市20万亩还林还草试点任务完成14.29万亩,占试点任务的71.5%。

森林面积不断扩大

我市是全国原生态保存完好的地区之一,全市林地面积1630万公顷,森林面积13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11.7亿立方米。作为祖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重要的组成部分,呼伦贝尔始终没有停下过多种树、种好树的脚步。近年来,我市森林面积不断扩大,森林质量稳步提升,生态保护建设成效显著。通过天然林保护、造林绿化、森林抚育、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各项工作实现了各项指标全面增长。据林业基础数据显示:仅2019年,呼伦贝尔市完成营造林任务227.05万亩,为计划任务的100%,全市林地面积达到1630万公顷,森林面积133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12.7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2.6%。为顺利推进造林绿化工作,“十三五”时期,我市每年对绿化项目编制规划方案和作业设计等明确了各地造林绿化的建设目标、建设任务、责任分工,为推进造林绿化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全市林业生态建设进行科学规划指导,各规划之间形成了合理的衔接,使全市造林绿化及整个生态建设布局更加优化。2014年至今,累计完成义务植树2079万株,为计划任务的108%。并且将每年的4月20日—5月20日确定为全市义务植树活动月,使造林绿化工作得到了全市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形成了全民共识。

空气质量持续优良

有一种天空叫呼伦贝尔蓝。呼伦贝尔有着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但也需要科学规范的保护和治理。今年以来,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100%,继续保持全区领先水平。与2016年同期相比提高2.8个百分点,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19微克/立方米,与同期相比下降36.7%。近年来,呼伦贝尔市积极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各项工作,深入开展了燃煤污染综合治理、淘汰小锅炉、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等。市环境监察部门开展了10蒸吨/小时以上供热锅炉治理,对存在超标排放问题的供热锅炉进行了“冬病夏治”。2019年全年,城市建成区累计拆除(停烧)平房户数达到27822户,削减原煤散烧10万吨;海拉尔区城市建成区347台燃煤小锅炉实现清零,其他旗市区政府所在地建成区累计拆改燃煤小锅炉940台。今年年底前,预计可基本淘汰旗市区政府所在地建成区10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为持续推行绿色发展理念,我市积极开展工业企业污染防治工作。对建材、有色、火电、热力生产及供应等重点行业无组织排放排查,建立了工业企业物料堆场管理台账并及时进行更新,目前已完成22家企业无组织排放整治,2020年底前将完成全部重点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深度治理。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呼伦贝尔市第一部地方性大气保护法规《呼伦贝尔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也将为呼伦贝尔蓝天保卫战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

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近年来,呼伦贝尔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入开展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及提标改造、乡镇苏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整治和规范化建设、重点行业企业土壤环境监管和工业固废处置管理等工作。我市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保障农畜产品和人居环境安全为出发点,以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为抓手,全面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法》贯彻实施。目前,全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去年4月,我市启动了年度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监测工作,共采集土壤和农产品样品2598份。经检测,所有样品全部合格。全面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整建制开展绿色防控,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921万亩,绿色防控面积826万亩,全市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应用比率达70%以上;坚持推广无公害防治,确保森林生态安全,全市共防治各种林业有害生物54.5万亩,全部为无公害防治。我市通过新产品、新机具和新技术推广应用,以及精准施药、农药减量增效助剂使用等手段,稳步提高农药利用率。去年全市农药使用量7797.7吨,较上年减少507.3吨,减幅6.1%,实现了农药“负增长”。

主编 刘海秋 责编 于雪丹 美编 张兴隆 审校 春雨 

[责任编辑:邢俊清]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