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兴安盟新闻 > 正文

为筑牢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再立新功 ——兴安军分区推进国防动员建设纪实

□崔维

近年来,内蒙古兴安军分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强军思想,围绕“完善国防动员体系”目标任务,坚持富民兴武稳边相统一,着力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引领国防动员建设适应新形势、实现新发展。

锤炼忠诚担当的政治品格

近日,兴安军分区组织全盟专武干部集训队员到科右前旗兴安镇党支部旧址开展“心怀党恩、知责奋进”主题党日活动,重温入党誓词,缅怀革命先辈。这是军分区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的一个缩影。

针对民兵亦兵亦民、平时较为分散的现实特点,军分区结合民兵整组和训练演练等时机,开展“读红色书籍、讲红色故事、看红色电影、唱红色歌曲”活动。组织民兵到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内蒙古党委办公旧址、蒙牛乳业、乌兰牧骑宫等地参观,引导民兵看变化、明职责,感悟民族区域自治的伟大实践,增进传承红色基因的真挚情感。

今年以来,军分区以全民战“疫”斗争的生动实践为鲜活教材,通过宣讲辅导、在线学习、开展“疫情防控大家谈”等活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感染力。在注重方法内容创新的同时,军分区注重抓好日常学习教育制度落实。他们坚持党委中心组带机关理论学习制度、党日活动雷打不动,持续开展“宣讲辅导每月一课、资料汇编每月一册、理论常识每月一考、学习情况每季一查”的“四个一”活动,确保每名官兵真理在手、信仰在心。坚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与党史军史、爱国主义和全民国防教育相统筹,与全盟思想道德文化建设相融合,组织部队官兵和各界群众参观驻地红色纪念场馆,建设兴安盟蒙古族少年军校,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支持国防建设的浓厚氛围。

打造能战善战的后备力量

今年7月下旬,兴安盟第三届群众性练兵比武竞赛活动在兴安军分区综合训练场拉开帷幕。此次比武竞赛为期三天,设置3000米跑、轻武器射击、医疗与救护、炸药包捆绑等10余个竞赛科目,涉及体能、技能、战术等多个层面,来自各旗县市的200余名现役官兵、文职人员、武装干部和民兵参加比武。

兴安军分区始终树立实战实训的鲜明导向,坚持按纲施训、以比促训,连续3年组织群众性练兵比武竞赛,检验部队实战化训练水平,一批训练尖子脱颖而出。2019年,在内蒙古自治区首届群众性练兵比武竞赛活动中,兴安盟民兵应急分队获团体第一名,兴安军分区现役(文职)干部获团体第二名,1人破纪录。

军分区着眼深化民兵调整改革,编实建强应急、专业、特殊三类基干民兵队伍,强化应急行动和支援保障训练,圆满完成防汛扑火、应急救援等急难险重任务。指导阿尔山市、科右前旗建立边防民兵骑兵排、无人机侦察班及蒙古包哨所,指导各旗县市在临边苏木嘎查和重要关口设置民兵应急执勤点。定期分析辖区边防管控形势,展开边境隐患排查,确保边境地区安全稳定。

兵员是部队战斗力的基础,为部队输送优质兵员是军分区的重要职能。近日,“兴安盟‘线上’征兵宣传进校园活动”在兴安职业技术学院正式启动。线上、线下500余名师生同步收听收看,退伍复学和积极应征入伍学生代表表态发言,盟征兵办联合学院征兵工作站开展征兵政策咨询问答,对大学生关注的征兵热点问题进行详细解读。这是兴安军分区结合疫情防控总体要求,开展征兵宣传的又一有力举措。近年来,兴安军分区强化征兵“五率”(报名率、上站率、合格率、择优率、退兵率)动态监控,逐级建立廉洁征兵监督员和“零报告”制度,严把兵员质量关,连续两年全盟实现“零退兵”。

弘扬革命老区的优良传统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兴安军分区坚持弘扬守望相助、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

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军分区积极协调驻军部队无条件支援地方政府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支援帐篷146顶、其他保暖物资300余件,累计组织动员2500余名专武干部和民兵参与疫情防控,封控小区、村组348个,发放传单5000余张。科右中旗民兵舆论宣传排队员编排好来宝《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创作演唱歌曲《相信爱》,通过网络媒体发动民兵为武汉加油鼓劲,传递军民同心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广大官兵放弃假期,暂别父母妻儿,全力奋战在防疫宣传、排查登记、辖区巡逻等工作中,一颗颗五角星、一身身迷彩服,构成防疫战线上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积极组织官兵参与驻地经济社会建设。持续开展“帮扶一个贫困村、援建一片生态林、共建一所希望学校、团以上干部资助一名贫困学生”的“四个一”活动。兴安军分区和各旗县市人武部派出18名干部职工驻村扶贫,协助指导春耕生产,开办文化科普讲座和技术培训,援建“爱民井”“连心桥”等基础设施,有效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引导贫困村党支部发挥组织功能,凝聚成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战斗堡垒。目前,兴安军分区帮扶的7个贫困村全部实现脱贫摘帽。

[责任编辑:邢俊清]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