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敕勒川 > 正文

盲道不帮“盲”,有损城市文明

近日,天津一位妈妈上传了一段教视障儿子走盲道的视频,很多人看后表示心疼。而男童在练习走盲道时,一辆红色机动车占压盲道停放,造成男童无法正常通行。紧接着天津双口大队依法传唤该车驾驶人到大队,并对其交通违法行为处以罚款200元。(7月11日央视新闻)

盲道,一般分为两类,一类为行进盲道,由条形引导砖铺成,提示盲人可放心前行;另一类称为提示盲道,是带有圆点的提示砖,表示前方有障碍,提示盲人该转弯了。盲道好比盲人的眼睛,指引盲人安全出行。这种无障碍设施的建设体现着社会对残疾人的尊重,体现了现代社会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同时也是考量一座城市文明建设和市民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数。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盲道被自行车、电动车、机动车占压的现象频出;除此之外,有的盲道被施工、电箱等中断,有的盲道已年久失修,残缺不全。这样的盲道,不但不能为残疾人提供方便,反而让他们多了份危险。

要让盲道能帮“盲”,相关部门须对随意挤占盲道的行为进行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认识盲道的真正作用,从而让市民可以自觉主动地维护盲道的通畅。另外,在文明城市建设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当全方位检查盲道中的细节问题,将那些被磨损、被占用的盲道尽早打通,加大力度还原盲道本该有的样子,让盲道成为人性化城市里一道充满温情的靓丽风景。

一条盲道不仅是盲人安全出行的道路,更体现出一个城市的人文符号。如果我们每个人多一分关爱精神,多点避让意识,养成文明停车、不占盲道的良好习惯,让盲道尽其用,城市才能睁开“文明眼”,迎接文明新时代的曙光。(曹 敏)

[责任编辑:何娟]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