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呼伦贝尔新闻 > 正文

党旗引领脱贫路 同心浇开幸福花 —阿荣旗夯实基层党建助力脱贫攻坚

▲阿荣旗向阳峪镇兴发村驻村干部与村民共同劳动。 王建庭 摄

▲阿荣旗亚东镇六家子村白鸽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本报记者 赛汉 摄

阿荣旗查巴奇乡猎民村旧貌换新颜。 王建庭 摄

记者 孟健 付饶

盛夏时节,走进阿荣旗,青山如黛,花开漫野,生机盎然。

行走在阿荣大地,记者进村庄、入农户,倾听群众心声,关注今昔对比,探寻这片土地退出贫困县、走上小康路的奥秘。

听一路,记一路,感受一路。所到之处,脱贫群众首先点赞:如今的党支部,真正是村里的“主心骨”,现在的党员,确实是身边的带头人。

村镇干部纷纷感叹:脱贫攻坚有支部、扶贫一线看党员。阿荣旗脱贫攻坚,党建引领处处可见、功不可没。

2019年4月,阿荣旗退出自治区级贫困县序列。成绩来得不容易。面对脱贫攻坚的困中之困、难中之难,该旗各族干部群众迎难而上、勇于担当,脱贫攻坚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和决定性成效。

数据最有说服力。该旗现行国家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从11536户32059人减少至7户25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01%。贫困群众实现了住新房、喝净水、稳增收的夙愿。

党建引领作用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富民产业发展好、农村基层治理好、人民群众生活好。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奋斗之路上,阿荣旗持续发挥党建引领特色优势,踏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征程。

顺应时代之“需” 建强脱贫攻坚“主心骨”

富不富看支部,强不强看“头羊”。阿荣旗始终把选好配强带头人作为抓基层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关键抓手,建强乡镇扶贫工作骨干力量。

“打宋书记经常走家入户,了解我们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如今村里的变化真是很大,生活有了保障,看病不用愁,农机合作社建了起来,日子越过越好。”说起“第一书记”宋建柱,71岁的村民鲍文家竖起了大拇指。

兴发村是阿荣旗脱贫任务较重的村之一,也是全旗扶贫产业项目落实最好的村之一。4年前,宋建柱来到了兴发村。上任伊始,他用了1个月的时间,带领村干部对兴发村所有农户进行了走访,详细了解了党员和群众的思想状态和产业发展需求。他与村干部多次研究商议,向旗里相关部门申请成立兴发村水稻农机合作社。合作社的收益全部用于扶贫,这样既可以解决种植户的水稻收割问题又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项目申请成功后,为了能让有限资金发挥更大效益,他和村干部先后到黑龙江省方正县、旗内新发乡进行考察,先后招标采购了7台水稻收割机和30台水稻插秧机,所盈利的17万元资金全部分红给了村里的贫困户。今年,他又积极帮助村里争取到扶贫项目资金125万元,用于发展兴发村水稻农机合作社。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阿荣旗先后提拔重用50余名农村经验丰富、有冲劲、善谋事的干部到领导岗位,选配了12名优秀村书记、大学生村官、事业编制干部进入乡镇党委班子,选派了148名村第一书记,使脱贫攻坚领导班子坚强有力、干部素质过硬。在此基础上,坚持将脱贫攻坚一线作为锻炼干部、识别干部、选用干部的主战场,引导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中敢担当、勇作为。2018年以来,先后选派22名旗直优秀年轻干部到贫困乡镇挂职,在“吃劲儿”岗位上历练;累计抽调10名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干部到旗扶贫办参与集中攻坚工作。树牢鲜明“选用”导向,两年来先后提拔脱贫攻坚一线干部17人、重用4人、晋升职级25人。

激发干事之“源” 找准脱贫攻坚“定盘星”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没有农村的小康,就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阿荣旗把引领工作机制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动员旗乡村三级党员干部入村入户引领帮扶,帮助贫困户谋划思路、发展产业、争跑项目。发挥党的群众工作优势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村集体经济模式,让农民和贫困户以劳力、土地等进行入股,形成规模性产业。同时,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整合各方面扶持政策和资源,促进集体经济快速平稳增长,不断提升村党组织服务群众物质保障水平。2019年底前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5万元以上。

今年,阿荣旗得力其尔乡经过前期调研讨论,确立了整乡推进白鹅养殖、黑木耳种植“黑白两色”产业发展目标。通过政府扶持引导、党员示范先行、群众普遍参与、经合组织带动等方式,充分发挥“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运行模式,在争取项目资金的同时,积极组织党员、群众出资入股、参与劳动,推动两大产业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形成长效机制,在实现村集体收入增加的同时,确保群众持续增收。

全乡9个村分别成立了大鹅养殖合作社,合作社建立党支部,负责基地的建设、项目管理、发动党员群众入股等工作。合作社在党支部的领导和联合社的指导下负责养殖基地的生产经营。各村第一书记(乡班子成员)作为各村产业发展的第一责任人,全面参与养殖基地各项事宜。全乡共有200余名党员在各村书记的带领下,参与到大鹅养殖中来,将党旗插在了每个养殖基地阵地上。

得力其尔村龚学柱夫妻在合作社中一起劳动,每个月可以赚七八千元工资。贫困户在两大产业中的收入来源主要有这样几种,一是部分贫困户入股有分成收入;二是在合作社为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贫困户在合作社打工的劳务收入每天有100至150元;三是合作社拿出一部分收益为贫困户分红;四是通过产业的示范带动,一部分贫困群众自身发展产业。

今年得力其尔乡共建立养鹅基地6个,建设养鹅棚圈40个2万平方米,年内各养殖基地分两批养鹅20万羽,加上农户养殖10万羽,全年养殖大鹅30万羽。目前各基地第一批10万羽大鹅成活率在95%以上,最重的达到8.5斤,再有不到一个月出栏。汇智兴农榛子种植合作社集黑木耳制菌、种植、销售为一体,今年引领全乡各村共种植黑木耳150万袋。两大产业共为100多名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每人预计可增收一万多元。

聚焦群众之“盼” 把牢脱贫攻坚“领航仪”

阿荣旗旗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立军表示,近年来,阿荣旗按照市委统一安排部署,始终把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深入实施了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促基层组织力提升工程,构建了上下联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面参与的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大格局,实现了党建工作与脱贪攻坚的同频共振、互促共赢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聚焦谋划产业发展。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建立利益联结、示范实践、品牌打造、风险稳控等工作机制,着力培育符合当地实际的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围绕旗委、政府确定的肉业、玉米、大豆、高粱、甜菜、马铃薯、中草药等七大板块产业,打造农村与机关、企业、社区等党建联合体,将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强化组织融合、资源融合、工作融合,推动机关、企业、社区、“两新”组织等各类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作用。

聚焦推动乡村治理。探索推行乡镇党政部门村级事务“联审联议联办”制度,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确保脱贫攻坚涉及的项目资金由党员干部研究、村民代表参与、程序公开透明,不断提升党员群众参与脱贫攻坚的积极性。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组织农村党员学习、宣传脱贫攻坚政策法规,合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组织开展“志智双扶”教育活动,注重精神扶贫,广泛开展“五好”文明家庭、脱贫攻坚“光荣户”和“新风新俗示范户”等评选活动,使以劳动致富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大力弘扬传统美德,全面营造勤劳致富、崇德向善、文明健康的舆论导向和社会氛围,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

构建人员保障机制。在向全旗64个贫困村派驻工作队的基础上,又向83个非贫困村再调派驻村工作人员(每村3-4人),实现全旗驻村工作队全覆盖。分别从各工作推进组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和乡镇选配一名责任心强、肯吃苦的副职专门分管扶贫工作,形成了乡村有队伍、科局有分管、贫困户有帮扶人的责任体系。

不断完善书记抓扶贫责任体系。贯彻落实五级书记抓扶贫工作要求,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明确了乡镇党委书记、村党组织书记脱贫攻坚工作职责。组织各级党组织书记遍访贫困对象,旗委书记遍访全旗64个贫困村,乡镇党委书记和村书记遍访贫困户,及时为贫困村、贫困户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贫困群众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

目前,阿荣旗2139名干部与农户结对联系,共开展访民情、解民难等活动7.2万次,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坚持党的领导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保证。几年来的实践证明,阿荣旗通过压紧压实脱贫攻坚的政治责任,建强了脱贫攻坚的战斗堡垒,提升了脱贫攻坚的能力本领,凝聚了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进一步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阿荣旗向阳峪镇兴发村第一书记宋建柱入户走访解民忧。

记者 姜喆 摄

[责任编辑:邢俊清]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