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八方时评 > 正文

让AI和大数据更好地保护个人权利

6月19日,人民数据(国家大数据灾备中心)联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互联网与新经济专业委员会发布了《大数据风控与权益保护研究报告》,提出了大数据风控和权益保护的12条原则。21日,第二届北京智源大会召开,来自国内外人工智能(AI)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AI发展趋势及核心发展方向等话题展开讨论,大会首日的重要主题之一就是“AI精度与隐私的博弈”。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个人隐私和个人权利保护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展开,让许多对AI和大数据毫无概念的人体验了其在社会应用中的广泛前景。当然,这些前所未有的巨大功用,是在对采集和聚合了包括个人信息在内的各类数据进行分析整合的基础上实现的。由此就产生了AI发展、大数据应用与个人隐私权利以及其他权利保护的平衡问题。如何在发展AI技术、促进大数据技术应用的同时保护个人权利,让AI和大数据技术成为保护个人权利的技术工具,这既是AI和大数据技术发展面临的挑战之一,也是立法以及个人权利保护面临的挑战之一。

在AI和大数据应用与个人权利之间,如何划分各自的领域和边界,近年来,各国都在不断探索实践。而随着AI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不论是技术人员还是社会成员,都越来越认识到个人权利保护,尤其是个人隐私权保护,应该成为AI和大数据技术及其应用的效益的一部分,而非将技术发展与个人权利保护对立起来。

《大数据风控与权益保护研究报告》发布的消息称,今年5月,杭州市卫生健康委提出的“健康码”所涵盖的个人信息范围,曾引起广泛关注。按照相关消息,“健康码”将集成个人病历、体检数据、生活方式管理等信息,生成个人健康指数排行榜,并通过大数据对楼道、社区、企业等健康群体进行评价……良好的愿景和公众对于过度采集个人信息的担心,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大数据应用与个人权利保护边界性的讨论。在吸收各方有益的建议后,杭州市随即在6月份发布了《杭州健康码开发运行规范管理办法》,要求有关部门、单位不得收集与健康码项目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进一步规范AI和大数据技术的使用。

毫无疑问,随着AI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将越来越丰富,发挥的功用也将越来越大。在发挥技术优势的同时,妥善做好个人权利保护,将促进技术与生活更好地融合。(作者:祁田笙)

[责任编辑:何娟]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