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乌兰察布新闻 > 正文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扶贫先扶智 脱贫攻坚行稳致远 ——化德县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带来的新变化

在化德县工业园区天辰公司生产车间,一名意气风发的青年正在忙碌着,他就是七号镇小公勿素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杨英。谁能想到,之前,在村子他是一个整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问题青年”。

杨英父亲是重度残疾,2016年2月因病去世,母亲是一名普通农村妇女,没有多少文化,杨英很早就放弃学业。由于家庭教育缺失,他养成了好吃懒做的不良习气。县驻村工作队队长走访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多次到杨英家里,一方面,走访慰问,送去米、面、油,解决燃眉之急;另一方面,宣传政策,使他家应享受的扶贫政策应享尽享。更重要的是经常与其促膝谈心,启其心智,燃其斗志。从家庭收入来源少,母亲年纪渐大,全家还要依靠他等方面,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引导工作。同时,为他赠送贫困户励志脱贫典型材料,积极发动邻里做其工作,多方协调为其介绍工作。在几个月努力下,杨英的思想发生较大转变。他说:“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好日子是干出来的。今后我也要安心打工挣钱,用自己辛勤的双手支撑起自己的家庭,尽快脱贫致富,决不让关心我的人失望。” 如今,他工作稳定,每月3000元左右。村子里,再也见不到他闲逛的身影,工厂里多了一个忙碌的身影。

杨英的事迹只是我县在脱贫攻坚中众多通过扶志扶智实现思想转变、激发群众脱贫内生动力的一个缩影。

自脱贫攻坚开展以来,化德县着眼于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坚持扶志与扶智并重,坚持“三个转变”结合,发挥贫困群众脱贫攻坚主体作用,使贫困群众走上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脱贫攻坚工作既需要解决实际问题,又亟待解决思想问题,‘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巡回宣讲’发挥了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作用,让群众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补足精神钙,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强化思想上、精神上的帮扶,帮助志不足而家贫的贫困户树立战胜困难、摆脱困境的信心和斗志。在县电视台、“活力化德”微信公众平台、抖音、快手等平台多频率播放 《加油、脱贫攻坚》、《两代人一颗心》、《我的脱贫之路》等励志脱贫新闻故事,在县内动态播放,营造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浓厚氛围,并在全县依托讲习所和大讲堂,搭建宣讲教育“大平台”,开展“两学一做”争先锋、“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教育实践等主题活动,邀请道德模范、“最美化德人”和脱贫标兵等身边典型讲身边事,讲“我的脱贫故事”,引导群众自尊自信自强自立。

同时,以“争当脱贫攻坚自强之星”为主题,深入挖掘自强自立、勤劳致富先进典型,并对“拒绝等靠要、活出自强风采”巾帼脱贫标兵和“身残志坚、勤劳致富”以及“脱贫不忘本、带领乡亲共同致富”等一批脱贫致富模范予以表彰,影响和改变“等靠要”依赖思想和“不劳而获”懒汉心理,最大程度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的内生动力。

全县建立30多支业余文艺宣传队和秧歌队,结合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宣讲和“感恩教育”等主题活动,编排小戏、三句半、快板书、歌舞等节目开展巡回演出80余场。组建了乌兰牧旗“草原轻骑兵”宣传小分队,深入村社开展 “艺术扶贫服务人民”等文化惠民活动260余场,送脱贫攻坚感恩奋进挂历16000多份,让贫困户知道恩从何来,明白惠在何处,自觉拥护党的方针政策,积极投身到脱贫行动中来。

注重拔穷根,变“我要脱贫”为“我能脱贫”。注重增强贫困群众摆脱贫困的智慧和能力,帮助贫困群众靠自己的双手改变贫穷的命运。建立了《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就读信息数据库》,确保贫困户子女就学“一个不少”,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学生2482人次545.8万元。同时投资1.3亿元集中改善了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确保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全免费就近就学,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同时,常年组织培训团队专门开设了木工、砌筑工、油漆工、挖掘铲运、种植业、养殖业等扶贫攻坚培训项目,并为每位培训学员补贴600—1000元,让每户贫困户至少有1人掌握一门劳动技能,2016年以来累计开展贫困户技能培训44期,参训人员1345余人次。对有创业愿望和创业条件但缺乏创业资金的贫困户,开辟创业担保贷款“绿色通道”。截至目前,新增小额信贷资金5501.88万元,覆盖贫困户1202户,为涉农企业和农户落实产业扶贫贷款3.4193亿元。

坚持真帮扶,变“我能脱贫”为“我必脱贫”。坚持精准帮扶,创新方式方法,支持和帮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决不让一户一人掉队。实行县乡村三级联动,选派党员干部、驻县企业和致富带头人对贫困户实行“一对一”、“一对多”结对帮扶,实现325个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村、10822 户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帮助贫困群众建成高效节水灌溉农田9.7万亩,绿色标准化种植面积8.5万亩,冷凉蔬菜种植面积达5万亩,马铃薯种植面积10万亩以上,实施脱毒种薯推广面积达到2万亩。引进北京金地世纪和新疆丝路花麒两家养驴企业,建成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厂84个,农牧业加工企业24家,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253家。争取京蒙帮扶项目15项,落实帮扶资金9382万元。深化自治区厅级单位、市处级单位帮扶,直接投入帮扶资金46.88万元,协调资金500多万元。实施“万企帮万村”行动,共有41家服装、合金新材料企业与64个村结对,实施服装、吨袋加工,带动贫困人口201人,人均增收9000多元。

突出产业项目带动,建成投运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39.675兆瓦、保障700户贫困户,每年稳定增收3000元;村级光伏电站38.467兆瓦,为64个村集体经济注入新动力。推行“菜单式”、“订单式”产业扶贫,带动5200户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创新电商扶贫,注册“德诚善礼”电商公共服务品牌,组织销售农特产品2600多万元,带动贫困人口934人。建立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41家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人口1776户3548人,户均增收1800元。

脱贫攻坚除了物质扶贫,更重要的是树立贫困人口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让他们更有信心、有能力通过自己的劳动摆脱贫困,从根源上解决贫困问题。

化德县扶贫工作把简单的“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再从“我要脱贫”变为“我能脱贫”,最后把“我能脱贫”变为“我必脱贫”,让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显著的成果,实实在在感受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同步进行带来的新变化。(田礼军)

[责任编辑:姚亚兵]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