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满洲里新闻 > 正文

优质高效推项目 候鸟嬉戏舞翩然——呼伦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稳步推进

随着气候回暖,四月的乌兰诺尔管护站辖区内,疣鼻天鹅、大天鹅、小天鹅、鸿雁、灰雁、豆雁、绿头鸭、赤麻鸭等迁徙候鸟聚集在刚刚开河的水面上捕食、嬉戏,为沉寂了一冬的呼伦湖保护区增添了无限生机。

这一切,得益于呼伦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各类项目的扎实推进。

快马加鞭:确保入湖水质达标

铺设管道、挖土填埋……虽然正处于春寒料峭的时节,连日来,牙克石市尾水生态综合利用工程、陈旗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工程等呼伦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建设现场已呈现出一派忙碌景象,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施工。

为如期完成牙克石市益民污水处理厂尾水生态综合利用工程和污水处理厂至汇流河电厂中水输送工程施工任务,牙克石市住建部门每日调度施工进度,安排施工单位进行冬季施工,整个冬季仅停工40余天,并利用冬季停工期完成了相关手续办理工作。

目前,尾水生态综合利用工程累计完成管线铺设6.5公里,冬储夏排池林地和草地已征收完成,国有建设用地划拨决定书已办理完结,正在办理农用地和房屋征收手续,以及冬储夏排池池体开挖工作。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2月6日,污水处理厂至汇流河电厂中水输送工程进行了跨河管网全面复工工作,现2.1公里跨河管网施工已基本完成,累计完成土方开挖38630立方米,3条管线同沟铺设,在低温度、高强度、抓进度的严格条件下,保质保量完成跨河施工工作。据介绍,项目建成后,将实现污泥无害化处理及利用,中水工业回用50%,生态回用50%,开启水资源循环利用及生态发展新时代,实现牙克石市水生态文明新模式,以确保呼伦湖流域上游生态良好、水质达标,为推动呼伦湖流域综合治理起到积极作用。

同时迅速推进的还有陈旗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工程,“2月27日项目复工以来,20余名工人每天从早6点起抓紧施工,日铺设管道300余米,计划于4月底完成剩余管网建设任务。”据陈旗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邵智佳介绍,截至4月12日,陈旗中水回用项目已完成工程总量的85%,完成投资4300余万元,完成管网铺设20.5公里,剩余1.5公里预计于4月中旬全部铺设完成,项目计划于4月底5月初,根据气候条件进行设备安装工作及绿化硬化施工。

此外,新右旗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改造项目,总投资5564万元,工程于4月8日复工建设。新左旗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改造项目现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1%……呼伦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二期13个项目正在稳步建设中。

呼伦湖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中具有特殊地位,对维系呼伦贝尔大草原生物多样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市委、政府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始终把呼伦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作为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重要实践,高度重视综合治理项目建设工作和入湖河流水质生态保护及治理工作,不断完善流域内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

目前,计划总投资17.82亿元的综合治理二期工程13个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2.37亿元,其中7个项目已完成主要建设任务,其余6个在建项目正在按计划陆续复工。计划总投资9.57亿元的10个流域生活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回用项目,已有6项开工建设,完成投资2.54亿元,其中2个项目已完成主要建设任务,2个项目已于2月复工,2个正在加紧进行复工准备;剩余4个未开工项目正在加快项目前期工作进程,计划4月全部开工建设。

多措并举:誓让湖区成为野生动物“宜居家园”

“现在生态越来越好了,更多的鸟儿选择在这里栖息繁殖。目前,呼伦湖乌兰诺尔湿地内首批抵达的候鸟数量还未达到高峰,预计到4月中旬,呼伦湖湿地将迎来春季候鸟迁徙高峰期。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巡护力度,24小时值守巡查,并且利用数字监控平台24小时不监断监控,保证鸟类栖息环境的安全。为确保候鸟安全归家,保护区加大了野外日常巡护监测力度,同时通过开展保护候鸟活动等多项举措,在保护区周边形成一道爱鸟护鸟的生态屏障。”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窦华山介绍。

随着呼伦湖治理工作的不断推进,呼伦湖生态综合治理成效不断显现:呼伦湖水量保持在合理区间,呼伦湖水质指标稳步向好,呼伦湖周边生物多样性指标明显改善。呼伦湖水域面积大了,水生植被也多了,大面积芦苇沼泽得到了恢复,野生鸟类有了良好的栖息环境。

通过多年开展的春夏秋三季鸟类监测数据,鸟类种类及个体数量数据对比显示,2019年鸟类数量较2018年有大幅增加,春季迁徙鸟类数量增加5467只,夏季居留鸟数量增加6649只,秋季迁徙鸟类数量增加5609只。同时,环湖周边以及入湖河流两岸柳灌丛、芦苇等主要湿地植被持续恢复,野生动物栖息繁殖地与鱼类洄游通道得到良好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有效恢复。据统计,2013年至今,呼伦湖自然保护区内记录到的野生鸟类种数,由333种增加至345种。其中,包括国家Ⅰ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和Ⅱ级保护动物鹰鸮、凤头蜂鹰,鸟类个体数量也显著增加;鱼类由30种增加至32种,兽类由35种增加至38种,两栖爬行类由4种增加至5种。

“跟前些年相比,现在我们就像有了‘千里眼’一样,坐在电脑旁就把辖区内的情况看得清清楚楚,我们也更有信心、有干劲保护好这片湖泊。”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拴马桩管护站站长格日乐朝克图在电脑前,一边用热成像高清摄像头查看辖区内的情况,一边对记者说。

为最大限度减少人类活动的干扰和影响,让更多的野生动物在呼伦湖生存、繁殖,呼伦贝尔市持续提升科研监测和管护执法能力。除了实施呼伦湖综合治理项目、引进高端人才外,呼伦贝尔北方内陆湖泊研究院与生态环境部南京环科所、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国内知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开展长期科研监测与研究呼伦湖生态环境提供了高水平合作平台。建设了覆盖呼伦湖保护区全境的视频监控系统与数字化平台,配备了先进的移动执法设备,全面提升了保护区管护执法水平。如今,随着高科技监测手段的应用,工作人员原本需要花费一天时间的工作,现在只需要用监控探头仔细观察几十分钟,办起案件来更加精准、更加高效。而且,监控设备的安装和使用,也对各类违法行为形成了极大的震慑,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大大减少。

“春风又绿湖两岸,天鹅凫水引吭歌”。在自治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呼伦贝尔全市上下的努力,呼伦湖必定是野生动物们停歇嬉戏的“宜居家园”。□呼伦贝尔日报记者 董晓波 


[责任编辑:杨旭英]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